鲁迅曾说:“对于《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体现了
A. 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往往因人而异 B.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 真理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 D. 人们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性认识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 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 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实践具有
A. 主观能动性 B. 客观物质性 C. 社会历史性 D. 直接现实性
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可以亲口尝一尝;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却万万不能试一试。《本草纲目》上写得清清楚楚:“砒,大毒也”。这表明( )
A. 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有的认识来源于书本
B. 任何认识都是在直接接触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
C. 来源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比来源于书本的知识可靠得多
D. 获得认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
下图既可以看成一个人的正面,也可以看成一个人的侧面。这表明( )
A. 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C. 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D. 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信息社会,广告无处不在,一些广告词值得我们推敲,如央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红金龙(香烟)“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些广告词的问题在于
①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忽视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忽视了实践的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