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三、综合探究题:本题18分。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

三、综合探究题:本题18分。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和分析。

37.《“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开启了建设健康中国新征程。围绕该行动纲领,某校高二(6)班同学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探究依据】

当前我国面@临着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国家提出建设“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战略。该战略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

(1)请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利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交流感悟】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一经发布,引起了公众的广泛热议,其中有两种观点,如下图所示:

(2)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对甲、乙同学的观点进行论证。

 

【落实行动】

《纲要》指出:“健康中国”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坚定信心,循序渐进,扎实推进。

(3)运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谈谈应如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是对当前社会出现薪挑战的积极回应。②人民群众足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该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2)①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我们应当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由国家统一协调,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体现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形成促进健康的强大含力。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越决定作用,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带动整体的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只有每个人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才能推动健康中国的实现。 (3)①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接受挫折与考验。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好量的积累,循序渐进,扎实推进,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解析】(1)本题要求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本题的侧重点应放在对材料的分析上,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对应“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材料中指出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是对当前社会出现新挑战的积极回应。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材料中指出该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生活中人们遇事首先想到的不是法,而是想如何运用各种方式寻找关系和人情。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法治国家,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1)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新时期党提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哲学依据。

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先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从严治党的工作思路及其具体做法的变化历程如下:

2014年12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要全面从严治党。

2015年4月

中央决定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氛围更浓了、领导干部的标杆作用更明显了。

2016年2月

党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2016年10月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准则”和修订“条例”,形成完整的党内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2)谈谈我国从严治党的工作思路变化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智慧。

 

查看答案

材料一: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镇化不能大干快上,急于求成,而应因势利导,充分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用规律的知识阐述应如何让居民记得住乡愁”。

材料二: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无法避免。然而,什么样的建筑该拆、可以拆,哪些具有传统文化或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应该保留,甚至重点保护,却界定模糊。“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2)运用辩证的否定观,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查看答案

材料一: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扶贫脱贫现实状况,中央提出了2017年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宏伟目标——在2020年前完成全部脱贫。为实现这一艰巨任务,党和政府要创新扶贫攻坚新机制,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骨干实干,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中央为什么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精准扶贫。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说明我国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

 

查看答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40多年执着于低温与超导研究。在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他说:“自己做研究从来没想过要得什么奖,能为人类文明添砖加瓦、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这辈子很值。”这启示我们(   

①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②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通过自己的活动促进社会发展

③要把献身人民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不求社会对自我价值的承认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我的梦想,在每个醒来的早晨敲打我的心房,告诉自己成功的道路还很漫长……所有经历风雨的温柔与坚强……今天我终于站在这年轻的战场,请你为我骄傲鼓掌。”励志歌曲《年轻的战场》启示我们

①需要有坚定的信念        

②应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需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