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汉景帝第三子刘德非常喜好儒学,但当时儒学还未成为正统,经过秦末的战争,典籍留存很少,读书人也是凤毛麟角,想恢复儒学谈何容易?刘德应时而起,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典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他不畏劳苦,身体力行,足迹遍布洛阳、山东、河北等地,从民间所得之书有《诗》、《左转》、《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他亲自参与了古籍的整理工作,重用名儒,广招学士,对所得之书进行研究、整理;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的古籍,必组织群儒进行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后,才整理成册。经过艰苦的校勘工作,刘德整理出诸如《诗》、《书》等大批正本古籍,数量上超过了当时国家藏书,对后来西汉治国理政主导思想的确立产生重大影响。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刘德收集整理古籍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当今时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为什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请列举两条理由。

 

(1)亲自参与收集整理古籍,在劳动和奉献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依托民间资源和名儒学士支持整编古籍,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坚定理想信念,克服困难,用毕生精力严谨整理古籍,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2)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做文化传播的使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3)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兴盛,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必要条件。②国家文化兴盛才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反对霸权文化的渗透。③民族文化兴盛才能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才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 【解析】本题以刘德收集整理古籍恢复儒学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的作用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刘德收集整理古籍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考生可从刘德的事迹启示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要坚定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等角度进行说明。 (2)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生可从我们应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我们要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我们要做文化传播的使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等角度进行说明。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国家文化兴盛才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反对霸权文化的渗透、民族文化兴盛才能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才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等角度说明理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10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民法总则(草案)座谈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7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闭幕.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进入立法程序。此次座谈会就民法总则草案修改和民法典编纂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强调,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编纂出一部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法典,为实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竖实有力的法冶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民法总则草案修订和民法典编纂的政治学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期,政府面临着市场化、工业化的艰巨任务。政府的职能和任务就是财政的职能和任务。“政府应做的,就是财政要干的。”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材料二 近年来,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2016年8月份财政收支情况表明,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加力增效,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近日也表示:通过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组合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有度、有效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努力实现全年预算目标。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为什么“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财政政策调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查看答案

2016年10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经营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让农民成为农业现代化的自觉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力争到2020年,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表明:

①实践中的制度创新是农村变革的先导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③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              

④要把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抑制疟原虫的效果并不是最好的。屠呦呦再次翻阅我国古代文献,发现有文献记载青蒿里有青蒿汁,但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高温煎熬法不同。对青蒿素的认识(  )

①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②表明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是在反复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表明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交会对接。它们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这反映出

①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③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④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