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教育部决定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教育部决定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2011年,在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时,《人民日报》刊登社论,提出了“14年抗日战争”的概念;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可见,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话语转换,而是对历史最客观、最公允、最权威的评价。

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14年抗战史的书写,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应以此次教材修改为契机,进一步研究梳理抗战史,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加强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历史传承,积极正本清源。

运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的作用。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②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是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③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有利于对全体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铸造中华民族精神精神支柱,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为实现中华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 【解析】①审设问-1问;②审几分- 分;③审对象-主体关键词运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知识,客体关键词是作用;④审实质-作用类,运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的作用,文化传承可结合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民族精神可结合它的原因和措施展开论述;⑤审材料-a、教育部决定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b、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c、以此次教材修改为契机,进一步研究梳理抗战史,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加强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历史传承,积极正本清源;⑥答案的组织务必三要素结合:材料+结论+知识的模式组织内容,可以用①②③④等表达逻辑性,无逻辑地罗列知识的做法是错误的。 形势 世界角度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意义 国家角度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民族角度 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立足实践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丰富发展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人人参与 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创新,一直存在“回归本体”(技艺、剧目、演出样式、艺术流派)与“精神传承”(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博弈与争论。有学者认为:中国戏曲一直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流变和发展,宋元杂居之后昆曲的兴盛,昆曲之后地方戏的兴起,随后京剧的诞生,无不贯穿着适者生存、革故鼎新、变革发展这条主线,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精神,中国戏曲才得以不断发展。同时,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批主线。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精神,中国戏曲才得以不断发展。同时,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批超越前人的艺术巨匠。因此,精神的传承比技艺的传承更重要。

结合材料,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传承传统戏曲精神的传承比技艺的传承更重要?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查看答案

《朗读者》第一期压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他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月翻译一本,计划有生之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

 

查看答案

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一观点是基于

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市场更加色彩斑斓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 

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各地中学举行的成人礼,始于周代的冠(笄)之礼。对此,甲同学认为,成人礼应该回归古代已有的冠(笄)仪式,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乙同学认为,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只要在内容上让学生感受到成人的责任就好,复古式的冠(笄)仪式没有价值。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乙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

甲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传统礼仪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因时而变,并注入时代精神

成人礼仪式演变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汉字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②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