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问题,“中国特色城镇化”、“三权分置”、...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问题,“中国特色城镇化”、“三权分置”、“农业供给侧改革”亮点不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A市是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城市。该市实行产业园区、新镇区和农村社区“三区同建”的探索模式。当地政府通过抓基地、兴产业,培育龙头企业,使农民就地成为了产业工人;通过实施“政策推动”工程,特色新镇成为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周边联动形成了开发区,学校、医院、银行一应俱全;将当地农业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逐步形成融合特色种养、绿色产品深度开发、休闲观光生态游等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转变了传统单纯依赖某几种农产品且销售不稳的局面;经济繁荣、舒适宜居、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吸引了很多旧城区人口转移集聚,疏解了旧城区的空间压力。

材料二: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某省人大代表围绕土地流转问题展开热议。

甲:“目前,我省农村土地流转或口头协议,或书面协议,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

乙:“现实生活中,土地流转程序、行为还很不规范,缺乏市场交易平台,农户自发流转一旦出了问题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调解。”

丙:“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于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A市“三区同建”的城镇化探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社会各方面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解决土地流转中的问题。

 

(1)①实现产业集聚,产生规模效益;创造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结构的升级调整。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兴业态;推进农业供给测改革,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现代化。③使农民可以就地就业,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多种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加。④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①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坚持领导立法,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在土地流转问题上总揽全局,协调各方。②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应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法律保障,加强对相关法律实拖的监督。③各级政府应切实依法行政,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做好监管和服务,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④司法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保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助推土地流转规范,惩治违法行为⑤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参与土地流转活动。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问题和呼声。(答出任意五点即可) 【解析】本题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问题,“中国特色城镇化”、“三权分置”、“农业供给侧改革”亮点不断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材料一A市“三区同建”的城镇化探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中A市的具体做法进行深入解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材料中,当地政府通过抓基地、兴产业,培育龙头企业,使农民就地成为了产业工人,可以从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多种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通过实施“政策推动”工程,特色新镇成为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周边联动形成了开发区,学校、医院、银行一应俱全,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将当地农业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逐步形成融合特色种养、绿色产品深度开发、休闲观光生态游等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转变了传统单纯依赖某几种农产品且销售不稳的局面,可以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兴业态;推进农业供给测改革,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等。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社会各方面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解决土地流转中的问题。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解析试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在表述措施的时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故本题考生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坚持领导立法,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应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保证公正司法、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参与土地流转活动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问题和呼声等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3月,历时3个月的“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艺术展在美国丹佛圆满闭幕。徐悲鸿的历史巨作《田横五百士兵》和《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许多美国观众为之震撼。材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时代精神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自古“尚”水。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最忆是杭州》(语出白居易词)文艺演出将舞台置于水下3厘米处,使用全息投影技术让与会来宾在湖光山色中,观看水上芭蕾表演,聆听世界名曲,品享江南韵昧,领略中国气派,感受世界大同。这场文艺演出的成功之处体现在

①基于现代科技,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②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实现文化交融

③运用现代传媒丰富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④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性以满足观众需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著名文学大师钱钟书博学多识、学贯中西。他说道,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的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  )

①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②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守住民族文化鲜明特色

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

①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 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③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偌大的中华,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凝聚力,那么各种啼笑皆非将俯拾皆是,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一观点说明(  )

A. 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 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C. 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D.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