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7年11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开启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阅读材料.完成...

20171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开启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访华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能源、制造业、农业、航空、电气、汽车等领域商业合同和双向投资协议的签署,总金额超过2535亿美元。中关之间签订商业合作协议最亮眼的成果之一便是能源领域,所有订单中最大的一笔也是能源领域,中国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将向西弗吉尼亚州的页岩气、电力和化工生产项目投资837亿美元。目前,美国石油供过于求,美国急于去库存卖能源,特别是液化天然气,而中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海量增长,对于中国来讲,这能使我们的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让我们不仅仅依赖于少数几个国家'这对我们能源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样的合作不仅是市场行为,同样对于中蔓两国来讲也是一个互利的事情。这一“刷新纪录”的规模和突破符合中美经贸关系长期以来互利共赢、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总体趋势’也符合中美双向互利、大体平衡的原则。从国内而言,签署大单也有助于国内相关产业积极的良性互动和良性的调整。

材料二    中关两国元首夫妇于故宫茶叙,席间,特朗普展示了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儿歌《我们的田野》《我的好妈妈》,背诵《三字经》和唐诗《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的视频。这一表演将宾主尽欢的宴会推向高潮,引起与会人员对中华文化的强烈共鸣。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美两国为什么开展能源领域的合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表演引起与会人员对中华文化产生强烈共鸣的理解。

(3)请你为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精练,富有文化韵味,逻辑严谨,立意明确,每条标语不超过20字)

 

(1)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中美两国的国际贸易与国际协作不断深化,要求加深各方面包括能源领域的深入合作。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加深能源领域合作,是市场行为,能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③有利于实现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减少我国对少数国家能源依赖度,保障国家经济安全。④有利于加快我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促使国内相关产业积极的良性互动和良性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⑤有利于中美两国互利共赢、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共享、共赢方向发展。⑥有利于中国发展清洁能源,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任答五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①文化是民族的,我国的京剧、诗词文化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个性,从中国京剧、诗词中外国友人领略到了中华诗词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②文化是世界的,中美文化有着共通点,有着共性的地方,因此阿拉贝拉的中文表演能引起与会人员对中华文化的共鸣。③阿拉贝拉的中文表演,成为美国人民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有利于增强美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在中美文化交流中,要尊重文化多样性,认同本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例如:①荟群英,重品万篇华章;集众贤,传承千古文明。②扬传统文化,播千年精粹。③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给分) 【解析】本题围绕美国特朗普总统访华这一时政热点为背景,综合考查《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文化生活》中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国家大事的意识,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读信息等方面的能力。第(1)小问要求学生从《经济生活》角度切入,分析中美两国为什么推进能源领域合作,属于原因类试题,需要学生结合材料,从理论原因和积极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2)小问主要考查学生《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以从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为切口,要求学生分析特朗普外孙女中文表演引起与会人员对中华文化产生共鸣的理解,属于认识类试题,解答此题需要学生从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分析,首先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能引起与会人员共鸣,接着分析这样的表演对于文化交流的意义,并从此现象启示我们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10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主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该思想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体现时代潮流、引领时代前进的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重大理论的创新。

材料二    报告强调: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有效的法治保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查看答案

如今,随着农村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等深入推进,部分农村“带头人”正由“威望型”向“能人型”转变: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及下辖市县,当地农村近年间涌现出一批懂市场、会经营、敢闯敢干的“能人型”

村支书.使当地农村面貌和村级活力大大提升。上述材料说明

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lO30日,20辆环卫车在加油站加注了由地沟油生产出的生物柴油。这意味着,单位和社会车辆都可以定点加注生物柴油,这也是全国首次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进入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这表明

A.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B.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 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查看答案

20171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在全国各地推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涉及政治权力、政治关系的重大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先试哪一招、后走哪一步,都得提前谋划、整体部署,把握时机、把好节奏。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要重视关键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④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1031日,名为“嘉优中科1号”的超级水稻迎来了丰收。先进的基因组技术可能将彻底改变这种古老作物的未来。中国科学家如拼搭乐高积木般,将超高产、品质改良和抗性提升等优秀基因“模块,“组装”成了一种前所未见的超级水稻。“超级水稻”研制成功说明了

①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客观事物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建立的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④科学实验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目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