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图 注:2016年前...

材料一 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图

注: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 169元、7627元。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收入人均倍增不等于人人倍增,请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消费是求异消费心理。这种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从传统的生产转移到现在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的精准生产。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产品创新。注重产品形象设计,个性化产品生产,善于捕捉社会中的流行信息,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③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优化购物环境,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考生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属于信息解读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明确图表题的解题步骤。图表题信息解读要坚持三读:一读表头,把握主旨;二读数据,了解主要内容。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三读小注,作出必要的补充。根据这一原则,考生很容易解读出上述材料中的信息。 (2)本题要求考生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结合教材和材料,首先可以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然后可以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角度进行说明;最后可以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发展成果 由人民共享的另一重要举措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个性化消费是指消费者出于自身收入水平、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商品与劳务的丰富而使得消 费者的行为更加成熟,消费需求更加复杂,消费心理更加稳定;消费者购买商品不再只是满足对物的需求,而主要是看重商品的个性特征,希望通过购物来展示自我,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消费体现了什么消费心理,有什么影响?从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分析企业为更好地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应该如何做。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7年1月份以来,某市蔬菜价格大幅上涨。该市价格监测中心分析认为,今年冬季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入冬以来的持续低温影响。其一,低温天气减缓了黄瓜、西红柿、青椒等果实类蔬菜生长发育,降低了产量;产地低温造成冬储菜保存损耗加大,影响了上市量。其二,灾害性天气频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输难度,成本增加拉动了蔬菜价格不断上涨。

材料二:“双十一”这天,不少电子商务网站都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量。由于打折促销力度大,一些网购达人纷纷给支付宝充值,准备好足额的购买资金为到时候的秒杀做准备。快递公司为应对“双十一”期间快递爆仓的情况,加速招兵买马,增加人手,同时增设车辆,保证运力充足,有的快递公司甚至想出了利用相对廉价的“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方法。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相关知识分析该市蔬菜价格上涨体现的经济生活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同时也下调了失业保险总费率(个人费率不超0.5%)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降低企业两险一金费率旨在

①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增强市场活力

②加大财政支持,促进转移支付

③增加职工现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

④完善社会保障,实现分配公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围绕“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发力。下列措施符合该财政政策要求的是

①减税降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②降低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负担

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项目

④增加财政赤字规模,扩大社会总供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受经济增速趋缓以及结构性减税举措影响,近年来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增长同比回落将成为一种趋势,以往百分之二、三十的财政收入高增长已很难再现。这是因为

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国家财政的两个方面

国家要履行职责必须要有财力上的保证
我国的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