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 材料一 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

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

材料一  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1)根据材料一,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材料二: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培训。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2)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材料三: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首次提出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保障。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3)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三,分析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助推制造业发展的精神动力;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出其中之一皆可2分)。要弘扬工匠精神,担当历史责任。③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秉承传统工匠精神,又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2)①商业商贸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②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③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②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事业。其他只要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 【解析】(1)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一,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有效信息,与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对接说明依据。 抓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如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可联系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的知识,阐明工匠精神是助推制造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抓住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这一关键词,联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知识,阐明弘扬工匠精神,担当历史责任;抓住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这一关键词,阐明既要秉承传统工匠精神,又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本题要求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文化传播的知识主要包括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意义等,可运用相关知识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对于世界了解中国,提高中华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有着十分现实的文化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繁荣与发展。 (3)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三,分析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要学会从材料中寻找答案。材料中谈到了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五大发展理念、发展教育事业、文化扶贫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开展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化事业,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能没有传统,不能没有梦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量外语词不经翻译(零翻译)就见诸报端,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造成阅读障碍,这一现象引发了激烈争论。

赞成派认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汉语也需要扩充,其中也包括学习吸收外国的新鲜语句。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工具,更是一种交流工具,因此它应该与时俱进,“纯洁”的语言只能让我们看懂“古文”,但“不纯洁”的语言才能让我们融入世界,活在现在。

反对派则认为,“零翻译”的外语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使语境支离破碎,从深层次来说,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保持汉语的纯洁性?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材料二:  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举办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首饰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2)《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2016年12月13日,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同时,全国抗战主题纪念馆和部分城市同步举办纪念活动。举行这一纪念日活动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以史为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②面向未来、引领我国文化发展方向

③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唤醒民族意识、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24小时免费对群众开放的城市书房,己经成为温州的城市地标,成为一个温暖的文化符号。城市书房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提升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②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③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④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近段时间,共享单车遍布城市大街小巷,成为人们出行的新选择。但私藏、破坏等车行为时有发生,骑稳共享单车,还需要共享精神。实现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需要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精神血脉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文明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发展方向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取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是

A.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B. 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C.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D. 用人以德,唯德是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