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碎片化学习、视频学习已成为普遍趋势,特别是最近兴起的“教育云”和微课程已使课堂景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学校都在整合公用教育资源,运用博客、微信、QQ等上传自己的教案、课件、论文,进行资源共享。打破传统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建立“云教室”,通过“微课堂”等形式构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交互式学习过程。学生通过个性化有选择性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一些在学校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在家里进入“云教室”进行“再学习”。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在“云教室”里开设了陶艺、剪纸、跳绳、魔方、标本制作等二十多门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

材料二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这次高考制度改革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改革,具体内容包括:一、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二、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习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对学校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 ①科技进步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学校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让教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实现自身发展;改变教学组织形式,通过“云教室”“微课堂”等形式,扩充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课程。学生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学习方式,增添学习兴趣,丰富学习内容,扩展知识视野。 (2)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考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②教育改革将对个人成长成才有重要影响,本科高职分开考试,取消文理分科,一年多考等, 有利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改革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教育改革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解析】本题以深化教育改革为背景,组织两个设问,检测学生对教育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第一问难度较大,第二问难度不大。 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对学校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要求调用的知识是“文化传承”,属于中观切口类型,只需调用主干知识即可。设问涉及的关键词是“科技进步”和“学校教育”,需要把二者建立横向联系,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首先归本章中科技的知识,主要有:大众传媒借助互联网技术,称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科技进步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然后对接学校教育,科技进步也是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传媒借助互联网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包括对教学方式的影响和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综合考察教育的知识。学生可以联系教材中有关教育的知识进行发散思维。首先考生可以从教育是人类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的角度分析说明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其次考生可以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说明教育改革对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再次考生可以从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改革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材料启示我们

文化发展繁荣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其他民族文化

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 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对文化自信加以特别的阐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源于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色彩斑斓的大众文化

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 ④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当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是一致的,而扩张好战的日本却与其大和文化中尚精神密切相关。这表明

A. 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传承性    B. 优秀文化能够为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C.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不同民族文化会影响民族不同发展道路

 

查看答案

对于当前收视率颇高的真人秀节目中出现的“靠明星博收视率”和炫富、作秀现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57月发出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关注普通群众,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不能助长社会浮躁心态和颓废之风。这表明

①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应为人民大众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③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联想被后人誉为孤篇压全唐;《三国演义》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也深受读者喜爱。这表明

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

优秀文化可以通过多种风格呈现

经典的文化作品须如实反映历史

文化作品的形式影响文化的传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