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

《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

A.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

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

C.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D.童叟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爱国主义,A正确且适合题意;B体现的是战友深情厚谊,C体现的是无私母爱,与爱国主义无关,均应排除;D体现的是诚实守信,也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其中最为典型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这种“本土化”现象(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②表明文化渗透是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   

③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的体现

④有利于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钱币校量制度的史料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公元960—1279)。20163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证明这一校量方式最晚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这一发现将“千文一贯”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1000余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表明(    )

①史料文献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②出土文物承载着我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兼收并蓄

③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四合院作为传统建筑的代表,一般正房高于侧房,面积也比侧房大。住房的安排,一般是家长住正房,晚辈住厢房或者耳房;一家老小,从上至下,什么辈分的人住什么样的房,一切都按规矩来,四合院的房屋布局合乎中国封建社会的人伦礼节,这反映了(       )

A. 传统建筑思想隐藏于社会地理环境之中    B. 传统观念助推传统建筑的发展

C. 通过传统建筑能够透视传统文化    D.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查看答案

在德国柏林举行的2014年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上,中国昆曲《牡丹亭》与西方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同一场节目中交叉上演,在德国观众中引起极大共鸣。通过同一时代但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艺作品的对比,人们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中国昆曲《牡丹亭》与西方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具有相通之处

①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是基于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

是基于它们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与精粹     ④体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中国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值得大加推广的。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在传统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充分展现了中国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引发了观众对成语的热议以及全社会对国学文化的思考。上述材料说明(  )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 文化创新应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成语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