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前三季国民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前三季国民经济的主要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衡,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可以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各级政府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通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包括严格执行增加投入政策,加大支农补贴力度、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现当代农业建设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之间的联系。

(2)简要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我国财政的巨大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2)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财政的这一作用。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国家财政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体现了财政的这一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这些都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解析】本题以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和国家财政支出方向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这两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1)材料一描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稳定提高,材料二描述了我国财政支出总量在扩大,故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联系考生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角度来说明。 (2)本题的回答要紧密结合材料,“通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材料一  某省人民政府关于《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指出:2014—2016年继续实施对文成、泰顺等12个重点欠发达县的特别扶持计划;切实保障低收入农户就业人员在工资、福利、养老、医疗、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适时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促进低收入农户劳动者提高工资水平;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任务,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材料二  效率与公平是高飞的“双翼”。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更多在提高效率,创造财富。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更多保障民生、提高社会公平,将成为新的政策取向。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知识就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由中国倡导建立,中国将持有最大股份,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既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相比,中国从过去的参与者成为了组织者,这将对重塑中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中的新角色产生深远影响。从经济的角度看,这一举措(  )

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培育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新优势 

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 

表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再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有利于转移国内过剩的产能,促进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构建者和推动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7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66.3亿美元,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82亿美元,双向投资表现均明显优于全球水平。这表明(  )

A. 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B. 我国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的作用

C. 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D. 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查看答案

地处湘鄂边区的岳阳某乡镇响应中央精准扶贫的号召,对经过精准识别不宜就地发展的31户群众,实施异地搬迁精准脱贫工程。该乡镇通过多方筹集资金,采用财政统一支出的方式,对搬迁群众进行搬迁补贴,并对搬迁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进行了配套投资。该乡镇的做法(    )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有利于我国总体小康社会的建成,体现了我国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充分发挥了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是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积极进行宏观调控的措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201511月初,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 (    )

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将完全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有利于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