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海峡两岸汉字节于10月26日在海沧启幕。汉字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海峡两岸汉字节于10月26日在海沧启幕。汉字节旨在通过征选两岸共同认可的代表性汉字,举办两岸书法艺术论坛、笔会等交流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两岸民众情谊,凝聚两岸民心。

10月12日,“麦当劳”公司将中国国内运营公司更名为“金拱门”,“麦当劳”是英文“McDonald's”的缩写读法,而“金拱门”是具有纯中国味的汉字,麦当劳改名是为了企业利益的考量,适应当前中国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这家外资公司,敏感的感受到,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中华文化的传承使得顾客主体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增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海峡两岸汉字节”能够凝聚两岸民心。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麦当劳”更名为“金拱门”的原因。

 

(1)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各民族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汉字有利于凝聚两岸民心。 ②汉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所以汉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①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麦当劳改名“金拱门”是为了企业利益,适应当前中国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 ②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对世界企业文化产生重要影响。麦当劳改名“金拱门”反映了外资企业对中华传统文化尊重。 【解析】本题以“海峡两岸汉字节”和“麦当劳”更名为“金拱门”组合材料为背景,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汉字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情况,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育理性精神核心素养,难度不大。 第一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海峡两岸汉字节”能够凝聚两岸民心。这种设问类型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知识范围限定,但在设问后半部分给出了关键词,这一问的关键词是“汉字”,学生可以回扣教材,“汉字”在《文化生活》第六课第一节中集中讲述,学生主要调用这部分知识回答问题即可。注意是“汉字”对两岸凝聚民心的作用,一定要回扣设问。 第二问要求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麦当劳”更名为“金拱门”的原因。首先分析设问:“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知识范围限定在《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麦当劳”是美国一家快餐店,是外国企业,改成“金拱门”这一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字,由此可以确定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知识和外国企业对中华文化的尊重,也反映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的提升。然后按照答题格式整理成完成答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梳理、重整,用马克思主义视野、方法、观点引领当代思想文化建设、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有机结合,提出了兼具时代精神和传统渊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夯实着中国人民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这体现了

中华传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通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的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正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               ②要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持坚定信念           ④要充分肯定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为祖国增添着温暖的颜色,用爱谱写着文明的乐章,他们就是志愿服务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对志愿者应该这样评价

①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用奉献精神传播着时代的正能量

③用丰富的知识提升着全社会的文化水平

④用崇高理想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每届春晚都在追求一种超越,每次演出都追求突破与完美。尽管如此,春晚也难以走出众口难调的尴尬境地。但也有专家指出,要读懂春晚“众口难调”的进步意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

②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广大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

④文化产品多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目前,就各地纷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一事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人们发自内心地想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这是跟风赶潮,盲目行动。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自觉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纯正性

②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要予以改造或剔除

③优秀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

④文化自觉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