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每逢传统节日,人们借传统习俗、文人墨客通过吟诗作域寄托情感。下列传统习俗与诗句对...

每逢传统节日,人们借传统习俗、文人墨客通过吟诗作域寄托情感。下列传统习俗与诗句对应正确的是(    )

中秋赏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观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登高赏菊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爆竹辞岁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的积累。阅读题文可知,题文要求考生选出传统习俗与诗句对应正确的选项。选项①对应错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述的是元宵节的习俗,排除;选项②对应错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描述的是中秋赏月的习俗,排除;选项③对应正确,“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描述的是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习俗;选项④对应正确,“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述的是春节爆竹辞岁的习俗。故本题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

②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保证文化永葆生命力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样态,起源于微博的风靡流行。微文化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它可以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的方式促进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和全员参与。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课、微店的汇聚融合。微文化正以其无微不至的影响,迅速走入并影响公众生活。

这说明(    )

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朝的网络空间。最近20年,高速成长的网络文学已成为当前中国文学发展格局中重要的新生力量。世界上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都能看:只要有部手机,随时随地可以看:只要花上不多的钱,任何人都可以看。

网络文学带动了一条产业链的发展,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力量,拥有庞大的市场主体和关注群体,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但当前网络文学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过度娱乐化、商业化、庸俗化等不良现象有蔓延的趋势。写作者往往过于关注点击率、阅读量,一味迎合读者口味,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不容小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把网络文学的发展放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中去考量、去审视、去定位。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如何怎么解决上述问题?

 

查看答案

教育部决定: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这是对历史最客观、最公允、最权威的评价。

在全国大中小学教材修改这一历史概念到底有何深意?专家认为,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14年抗战史的书写,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1931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应以此次教材修改为契机,进一步研究梳理抗战史,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加强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历史传承,积极正本清源。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查看答案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为了让文物更好地活起来、传下去,2017年2月,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设“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加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协作与文物保护;开展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研究;构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双边、多边交流机制和合作平台;举办“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主题研讨会、高级别论坛和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展。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阐述上述举措的文化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