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1日,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从而证实了100年前爱因斯坦的一项理论推导。由此可见 ( )
A.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曾默想和探究“天”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的说明( )
A.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B. 一切科学知识都是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
C. 哲学发展与大自然无关 D.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专家指出,目前对青少年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帮助。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有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做到从一切从实际出发
B. 树立全局观点,从整体着眼,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C. 联系是具体的,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据报道,我国每年家用电器的理论报废量已超5 000万台,且以年均20%的速度在增长。大量废旧家电产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变成“环境炸弹”,利用好就会成为“城市矿山”。这表明( )
A. 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B. 真理性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C. 矛盾具有特殊性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全唐诗》共48900余首,作者2200余人,而《唐诗三百首》是后人的选编之作。读《全唐诗》可以读到整个唐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这其中有高峰有低谷,有平面也有坑洼。但读《唐诗三百首》只会领悟到唐诗和唐朝那些没有阴影的伟大。这说明
A.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选择的 B. 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形成的源泉
C. 认识事物的角度决定认识的真理性 D. 基于书本的间接经验没有真理性
许多学者将商鞅变法成功的归功于商鞅个人的成功。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秦国面临亡国灭族危险的背景下,秦国的统治者和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和捍卫商鞅的新法。这主要说明
A.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客观依据 B. 阶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C.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