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曾认为,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最小的、不可分的基本粒子。毛泽东根据辩证法观点,在1955年提出“基本粒子”必定是无限可分的观点。之后物理学家发现了比质子、中子更小的夸克粒子。这一事例说明 ( )
A.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不断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这主要说明了
A.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 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
C.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所应坚持的标准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是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牛顿力学相适应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这说明
A.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D.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孔子提出“获罪于天,无可祷也”。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两种观点分别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B.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
C.主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
D.朴素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
从哲学派别的形态看,下列名言中与众不同的是
A.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D. 物是观念的集合
当前,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7年9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意见》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指导思想应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以更好地契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指导思想也不会就此而止步,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走向深入和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教育指导思想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