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提出三年多来,从倡议到建设、从构想到落地,惠泽各国民众,汇聚世界目光,已经成为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事件。“一带一路”是经济贸易与文化发展的双核战略。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人文交流为支撑,以开放包容为理念的重要内容。各国间关系的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需要文化交流的“软”助力。 “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如何开展不同化的对话与沟通,让不同文明相向而行,如何把合作共赢的理念,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把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梦融通的种子播种到沿线国家,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需要我们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担当。

一带一路是经济贸易与文化发展的双核战略,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各国间关系的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需要文化交流的“软”助力。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教育、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解析】本题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多样性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一带一路”是经济贸易与文化发展的双核战略,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解答时认真审读设问有效信息,把握“经济贸易与文化发展”,调动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的多样性及交流传播(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等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记·河渠书》记载: “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这就是被称为“世界水利科技文化鼻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蜀地自古旱涝不保,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 率众科学利用特殊的地形、水脉,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互相制约、协调运行,形成完整的生态水系。以不破坏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高度协和统一。 历经2260多年,古堰的工程布局没有改变,“深淘滩、低做堰”,“因势利导、因水制宜”“遇弯截流、逢正抽心”等中华水文化思想及治水方略更臻完善。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李冰治水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查看答案

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

A.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查看答案

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 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 “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A. 鲜明的民族性

B. 相对的稳定性

C. 时代的先进性

D. 强大的包容性

 

查看答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喜爱之情在中秋节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明月千里寄相思”“花好月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佳句妙词无不在诉说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期盼。这说明

A.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 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 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