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嘎村海拔2000多米,被称为“贵州屋脊第一村”。七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嘎村海拔2000多米,被称为“贵州屋脊第一村”。七年前,村里七成人口贫困,人均纯收入只有1600元,是全国有名的贫困村。

驻村干部杨波发誓要让海嘎彻底脱贫,在这里一呆就是七年。七年间他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条件,带领大家建起了9个种养殖基地,大力发展韭菜蜜、高山洋芋和苦荞项目。2016年,他从市里争取来的养蜂项目,年产值已经达到十多万元。2017年,他又给这个项目定下新目标,线上线下全面营销。他还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搞起彝族风情乡村旅游,使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37万余元,贫困人口由13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153人。现在全村人均收入已经增加到7000多元。

(1)结合材料,分析海嘎村在脱贫致富中是如何做到实事求是的。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杨波的信念在海嘎村脱贫致富中所起的作用。

(3)分别用一句古诗描述杨波信念的内容和海嘎村的变化。

 

(1)①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条件发展地方经济,做到了利用客观条件,从本地的实际出发。 ②带领村民建基地,搞资金,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③面向市场,根据本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尊重了本地经济发展的规律,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统一。 (2)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信念作为精神力量,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脱贫致富。 ②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信念的激励下,村民积极寻找致富出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答案示例:①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解析】本题以“贵州屋脊第一村”的脱贫致富的历程为载体,从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实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海嘎村在脱贫致富中是如何做到实事求是的,属于如何做类的解答题。考生解答时,要从“实事”“求”“是”三个方面分析。“实事”就是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求”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就是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这三个方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 (2)本题考生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杨波的信念在海嘎村脱贫致富中所起的作用,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信念的作用,从材料内容看,应涉及文化作为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作答。 (3)本题比较开放,要求考生分别用一句古诗描述杨波信念的内容和海嘎村的变化,考生解答时,要注意设问的两个方面,即信念的内容和海嘎村的变化。信念的内容.即“要让海嘎彻底脱贫”,这是一种决心,也是一种承诺,因此古诗词应围绕这一点进行寻找。而海嘎村的变化则是由贫穷变为富裕,因此古诗词要围绕“变化”这一点进行寻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良好家风的涵养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是累寸土之功,积细流之举的过程;是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过程;是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改造和熔铸,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的过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良好家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涵养良好家风。

(3)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请你为你的家庭设计两条新家风。(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体现时代性,具有民族性,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20字。)

 

查看答案

一位书法家说过,读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不记得作品的文词,不记得每一笔画如何书写,留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作品的“情性”,寓于“形质”的“情性”是书写者心声的最深刻的表露。由此可见(  )

①“情性”可以剥离文词、笔画等“形质”而存在   

②“情性”可以通过文词、笔画等“形质”来表现

③作者应避免用“形质”来影响读者把握“情性”   

④读者可以通过一定“形质”来品味作品的“情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朗读者》掀起朗读热潮,而线下活动“朗读亭”掀起朗读风尚。朗读亭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圆形麦克风就可以朗读自己心中的篇章,限时3分钟。录制的素材会当天传回北京,下周六出现在新一期的《朗读者》节目中。这种方式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距离,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②倡导全民阅读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③朗读文化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流  ④文化活动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它的起源与古人祭月、拜月有着直接关系,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以及赏月拜月等习俗都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不少韵味。这表明(  )

①人们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②透过中秋文化,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③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产生持久不变的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守成”的创新文化,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和活力,2016,在产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2.9亿元,走出了一条“创新拉动盈利”的路子。这体现了(    )

A.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 文化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C. —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D.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