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马克思与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 种发展的原动...

马克思与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 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黑格尔相信有一种叫“精神”的 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动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 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全不同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③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④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D 【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据此,可以选出②项,排除①项;题中材料“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进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表明二者的区别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认识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排除③项,选出④项。故本题答案是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我国云南,纳西族地区沿用了十多个世纪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原始象形文字。它既源于生活,又保持着生动、夸张、简约的图画特征,这表明(   )

 

A.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D. 意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查看答案

人们在同样条件下做工作,只是因为态度不同,结果分出了高下、分出了成败。于是有人认为,在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态度决定一切”。

这个观点(   )

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符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2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 (   )

A.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D. 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和基础,要始终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上指出,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隆重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材料二  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奖获得者于敏,从北大毕业后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服从祖国的需要,投入到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他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不断学习钻研,克服重重困难,举一反三的进行探索研究于敏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对氢弹的成功研制起了关键作用于敏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忠诚奉献写就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史诗,为中国核武器技术的突破与发展,为建设强大国防,奠定我国大国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隆重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

(2)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谈谈科学家于敏从主观上升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

(3)社会需要正能量,人民需要真善美请根据材料内容,拟定两条关于学习道德模范的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体现社会正能量

 

查看答案

劳动是人类生存之本,劳动可以培养人的吃苦耐劳精神、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还可以增加幸福感,培养乐观、积极、健康的心态。哈佛大学一项调查显示: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同时,爱做家务的孩子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在我国,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人的劳动能力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劳动教育被淡化、虚化和边缘化。在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劳”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短板。国家教育部2016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劳动意识置于实践创新素养的首要方面,重点要求: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等。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应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

(2)劳动素养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中小学生劳动意识,使学生内心变“要我劳动”为“我要劳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成功实现这一转变。

(3)某班同学就“学习重要还是劳动重要”展开辩论,如果你作为辩论的一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