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撰写《文化生活》研究性学习报眚时,主要参考的文献有(下图)据此...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撰写《文化生活》研究性学习报眚时,主要参考的文献有(下图)据此推断,该组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541866697/QQ/WinTemp/RichOle/ZPJP%7bD5WYO%25J5Q8XKQX%5bB%7dB.png

 

A.社会制度对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

B.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古今比较

C.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道路的探索

D.探讨电影事业之文化发展的价值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四本文献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制度研究》、《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使命》、《华语电影如何影响世界》、《自觉自信自强》,我们可以看出都是强调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如何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祖国统一大业。这表明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 

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十三五规划在文化建设方面再次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是基于

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文化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文字是一个民族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汉字的演变史,也始终与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字传承经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总趋势是从繁到简。繁体字把字形同字义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起来,书写时以形表意,认读时见形知意,用于艺术创作时传统韵味妙不可言。现今习惯于使用繁体字的港澳台同胞加上海外华人有几千万之众。简体字是以繁体字为基础,源于历史上人们自行简化的手书体,笔画少,形体清晰,绝大多数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基础,顺应了群众使用的需要,提高了书写效率,便于计算机造字和认读,联合国把简体字作为中文的规范字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外国人学汉字受益匪浅且学者日众。

材料二 近年来,一些学者和知名人士呼吁,“亲”要相见,“爱”要有心,而简体字的“亲”、“爱”恰恰是亲不见、爱无心,丢失了对汉字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议选择50—100个最有含义的繁体字重回中小学课本。

(1)你是否赞同该建议?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材料三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历经浩劫而没有中断,汉字功不可没,关于汉字书写的简繁之争未曾终止。一种跳出了“非此即彼”形而上学思维观的主张——“用简识繁”,体现了海峡两岸乃至全球汉字使用者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最大认同。该主张倡导各地的正规出版物依惯例各得其所,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倡导习惯于繁体字的,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能写简体字;倡导习惯于简体字的,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繁体字。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用简识繁”这一主张为什么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3)汉字在今天现代化建设以及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你为汉字的推广设计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查看答案

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程度。它的计算方法是用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假定甲、乙两种相关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2,当甲价格由3000下降到1500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200%

B. 甲、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100%

C. 甲、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00%

D. 甲、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100%

 

查看答案

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必有一战的修昔底德陷阱似乎成为历史演进中的一条悲情铁律。中美之间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习近平主席提出:中美应控制利益分歧,增扩合作空间,朝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方向努力。开辟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说明我国(   )

高瞻远瞩,善于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审对度势,树立了正确的社会意识

以人为本,以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为出发点  顺势而为,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