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央视推出的又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回答下题。
1.《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人们重温那些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由此可见( )
A. 人们在重温中华古诗词中涵养着心灵
B. 不同的知识素养决定着人的行为选择
C. 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促进了人的发展
D. 人们总是自发地接受着古诗词的熏陶
2.入选的诗词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亦有“雁字回头,月满西楼”的飘逸,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重温经典,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透过诗词之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意味着( )
①“豪迈”与“飘逸”总是无法包容
②“陌生”中往往隐含着“熟悉”的韵律
③“经典”与“流行”两者同出一辙
④“古典”之美在“现代”文化中流淌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首先,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因为有了这些节日,村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其次,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秩序。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第三,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通过文化建设,将乡风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乡村既跟得上发展,又留得住乡愁。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
在以“快节奏”和“浅思考”为特点的综艺栏目盛行,“缓慢”和“深度”极其缺失的背景下,《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栏目制作人遵循“极致思维十匠人精神”的创作态度,创新模式,精耕内容,开发原创;深情关怀与回望民族历史文化,突出情感元素和人文关怀;坚守社会责任,传播思想、传递情感、传承精神,打造出了有筋骨、有温度、有力量的精品栏目。这些文化类栏目迎合了时下“文化修复”的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文化焦虑”,唤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朗读者》等实现双赢对文化建设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顾炎武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文须有益于天下”。为什么?“文可以变风俗”也。所用,顾老先生特别告诫说,文章千古事,下笔须谨慎,要“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要“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顾老先生为什么强调“文须有益于天下”。
某校高二(7)班在学习文化生活知识时,围绕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一方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另一方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结合“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相关知识,对以上两种观点进行简要的评析。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微信以其强大的信息转播机制也渐为新型的政治传播工具。J市政府有关部门利用微信这一工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括中的“接地气”做法,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一价值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乐意接受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要求,同时,J政府利用微信发布权威信息,辟清社会生活中的“谣言”,听取公民意见与建议,依法、规范地行使权力,自觉接受来自网民的监督,也提升了政府的权威与公信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通过微信“接地气”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