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

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这一目标的确立,从哲学上看 ()

A. 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的观点

B. 坚持了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 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发展

D. 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

 

B 【解析】国家在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三个“零增长”,表明国家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B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排除;C属于政治生活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D说法错误,提出三个“零增长”,承认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3月,萨德开始部署,韩国企业乐天高尔夫球场受此影响,乐天在中国的商店乐天玛特营业额和利润直线下降,部分商店关闭。这表明(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例如在布尔代数中,1+1=0。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说明

A. 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B. 人们永远无法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C.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 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查看答案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院士的座右铭。“做学问要不知足”的原因是(  )

A. 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D.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查看答案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发展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运动始终是一种物质的运动           ④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