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也是“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材料一.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也是“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丝路”沿线国家围绕“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的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了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保护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等重要共识,共同发表了《敦煌宣言》。 

《敦煌宣言》发表后,一直“禁止拍照”的敦煌莫高窟主动邀请百名中外摄影师进洞窟拍摄,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有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不允许游客进洞窟拍照,是因为之前认为闪光灯会对壁画颜料等产生伤害,但多年监测研究发现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以前没有条件为摄影师提供走进洞窟的机会,如今包括安全、管理等措施日趋完善,希望通过尝试和探索在“开放”中保护,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敦煌文化保护与弘扬事业中来。

  材料二. 教育部通知,从2017年春季开始,在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中,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把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学生教材当中去。

史学专家根据大量史实研究发现:1931年9月18日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让中国人的物质、精神、鲜血和生命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此,“14年抗战”的概念更科学,过去“八年抗战”的概念仅是指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只是十四年抗战中从局部抗战进入到全面抗战的一个阶段。

我们修正历史概念,不是记住仇恨,而是要呈现历史本来面目,客观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反映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警醒日本右翼、维护世界和平;是为了让中国人民铭记血泪史、屈辱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斗争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顽强奋斗、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丝路”沿线国家达成上述共识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教育部要求大、中、小学校教材一律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主要原因。

(3)结合中学生实际,为了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提出两条唯物辩证法方法论要求。

 

(1)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既是各国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和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各国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合作,能够深化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各国文化的共同发展。 (2)①真理是人们关于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而从其内容来讲具有客观性。大量史实研究发现,中国人民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让中国人的物质、精神和生命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②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依据,而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我们修正历史概念,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顽强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③真理不会因人而异,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的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真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修正历史概念,是要如实呈现历史本来面目,客观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反映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14年抗战”的概念更科学,过去“八年抗战”的概念只是十四年抗战中从局部抗战进入到全面抗战的一个阶段。 (3)略(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要求,任意答两点即可给满分4分) 【解析】本题以敦煌文化保护和大、中、小学校教材一律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多样性、文化遗产、文化交流、真理的含义、实践决定认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坚持文化多样性既是各国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和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能够深化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各国文化的共同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 (2)教育部要求大、中、小学校教材一律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主要原因,考生可从真理是人们关于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具有客观原因;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依据,而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我们修正历史概念,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顽强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真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我们要修正历史概念,如实呈现历史本来面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证明“14年抗战”的概念更科学等角度进行说明。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的最优功能;做好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等角度提出方法论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传统优势逐步丧失,倒逼中国企业加速挖掘竞争新优势。在201710月召开的第122届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州交易会)二期现场,有这样一些商家引人注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该典型案例中企业所采取的措施是如何助推竞争新优势的形成?

 

查看答案

2017年10月2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外记者招待会的讲话中指出,“在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我们一个也不能少”.为决胜全面小康,某地坚持精准扶贫战  略.一是坚持产业帮扶。采取以奖代补、提供种苗、提供小额贷款或贴息,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发展种、养殖业或旅游服务业;二是坚持技能培训帮扶。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三是坚持基础设施帮扶。帮助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解决产业发展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四是坚持合作社带动帮扶。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贫困户以土地、山林、草地、水域、劳动力等资源入股或流转的方式,引导贫困户参与发展产业;五是坚持保障帮扶。对帮扶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给予相应救助。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某地的精准扶贫战略是如何实现“一个也不能少  的”。

 

查看答案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的“村官”黄大发秉承“愚公移山、致富百姓”的精神,从20世纪60年代起,历时30多年,他带领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长9400多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同时,黄大发被评为2017年“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他的事迹说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②正确的价值选择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价值是人生重要向导,影响人生选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一个老人在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随即老人把另外一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对于老人这一惊人举动,以下观点合理的是

①赞同,因为剩下的一只鞋对老人而言是多余的,离开整体的部分是无意义的

②反对,老人没有认识到剩下的一只鞋可以有其他用途,是相对主义的不变论

③赞同,老人此举可以让捡到的人有一双鞋穿,体现了友善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④反对,下车重新找回丢失的鞋子是实现鞋子满足老人所需要功能的明智之举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李克强总理指出,各级政府要抓住今冬明春农闲时机,针对水利设施薄弱环节,加强规划指导,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投入、建设、运营、管护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着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保障国家防洪和供水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李克强总理的上述讲话强调了(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

③要有创新精神,不能因循守旧         ④要立足于局部,实现最优目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