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全球性挑战更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只有各国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外交是历史文化的映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学校某社团计划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览,请策划两个展览主题。(每条不超过 30个字)

 

(1)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我们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发展,我们要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交流借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2)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本题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话题,组织两个设问,检测学生对文化生活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设问没有明确限定需要调用的知识,第一问难度较大,第二问较易。 第一问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探究如何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分析设问:没有限定知识范围的情况下,设问中的关键词尤为重要,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慧”指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经济政治,指经济方面包容发展,政治上平等互惠。由此可以大致确定答题方向。然后结合材料,根据材料的表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此点,考生可以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角度加以分析;材料中,“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此点,考生可以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考生可以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角度分析说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第二问,学校某社团计划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览,请策划两个展览主题。属于开放性问题,答案多样,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意关键词“学校社团”,“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览,“展览主题”,只需要拟定展览主题,所以符合这三个限定条件的答案,言简意赅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开幕会上作的报告中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因此,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要条件。

材料一  2017年5月4日,文化部印发《“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强化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规划》提出,将优秀群众文艺演出和展示活动纳入各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支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传播推广和惠民演出。着力从增加优质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影响力三个方面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制约群众文艺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及体制机制瓶颈。

材料二  新时代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文化领域在这一新变化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注重文化建设“精气神”的高度统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不断加快,但是品质不高、文化创意含量不足、文化精品匮乏等问题仍然存在;“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因此,文化精品的创作也必须以人为核心,繁荣文化精品创作与生产;积极探索文艺创作的新途径,拓宽艺术繁荣的新思路,擦亮文化名片,打造一批文艺品牌活动;加快各级文化馆(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群众文艺阵地建设,建立覆盖全国的群众文艺设施阵地网络,根据群众文艺特点'积极发展群众音乐、舞蹈、戏剧、曲艺、蔓术、书法、摄影、文学等群众文艺团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是如何履行文化建设职能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如何适应新时代下文化领域发展的新要求

 

查看答案

材料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在审议十九大报告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最富创新梦想和激情,在知识更新加速的时代,拥有大批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创新驱动活力之所在、根本之所在。对于优秀人才应多鼓励、多支持,少干预、少添乱,允许他们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着力营造有利于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关心爱护青年人?

 

查看答案

材料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使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结合起来,形成反腐合力;强化党的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如何推进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党为什么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专9月8日,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意见》指出,要着力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引导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创业创新、服务社会,调动广大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企业家作用,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太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应如何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