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扶贫攻坚中,重庆巫溪县聚焦“精神扶贫”, 实施了“扶志工程”, 是让贫困群众逐步树立起自尊、自立、自强的脱贫之“志”, 全面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以精神扶贫成效助推物质扶贫的成果,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这说明( )
①经济发展取决于文化,精神落后是贫困落后的根源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精气神” 需要人们自觉培养
③消除贫困必须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
④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才能培育贫困群众脱贫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例如,同为春节,北方冰城哈尔滨用五彩缤纷的冰灯迎新,而南国广州则用姹紫嫣红的花市迎春。这说明( )
①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④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忧国忧民、兼济天下、志存高远……这些中国传统文人崇高博大的文化精神是通过具体的人格与行为来体现的,而优秀的人格和社会作为,也在不断丰富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这表明
①人们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化的
②通过社会行为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④优秀文化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文化的养成蕴藏在人民大众的生活、生产的历史积淀中,它必须经过千般交流、万般淘洗,才能成为一个民族乃至人类基本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需要
①立足社会实践,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②拥有开放的心态,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发展
④培育和弘扬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凝聚社会共识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 ③④ D. ①②③
“字词”凝聚时代记忆,“语言”记录社会变迁。作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汉语盘点”每年都会推出一些“年度”新词、热词,如中国梦、微信、电商、小目标等。这些新词、热词勾勒出岁月轮廓,见证了社会发展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这体现了
A.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 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力量
C. 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D. 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吸收了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规则,同时作了补充、完善和发展。《民法总则》最大的突破,就是在编纂民法典的统一的思路之下,把已有的分则各个部分单行法共同适用的规则集中起来,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规定民法的基本规则。这样就能够把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各编统一协调起来,将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法典的体系。
根据材料,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民法总则》的制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