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台湾歌手罗大佑作词作曲的一首歌曲,欢快的节奏,贴切的歌词,给人希望,让人充满无限韵回味。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在下面《童年》的歌词中,能清晰地体现哲学这一界定的是
①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②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③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④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退化、全球变暖……一幅幅灰暗的图景摆在我们面前.人们不禁要问:未来还有希望吗?1980年,经济学教授西蒙和生态学教授埃尔里奇就此展开了一场“十年之赌”.他们精心挑选了五种不可再生金属资源,赌注是10年后他们的价格变化一一乐观派代表西蒙教授认为这些资源的价格会下降;悲观派代表埃尔里奇教授则认为这些资源的价格会上升。
十年之后,乐观派赢得了赌约,但这并不表明生态系统不存在问题,悲观论者借用一条标语“我们不是从父辈那儿继承地球;我们是从孩子们那儿借用它”告诉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地球的前途并不像乐观派宣称的那样“一切都在好转”。
“今天是明天的赌注”。严峻的资源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继承“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针对环境问题提出“绿色”发展理念;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保部也再次强调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好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请推测两位教授提出各自观点的经济学依据。
(2)运用“认识论”知识,谈谈应如何正确认识西蒙教授的胜利。
(3)某中学环保课题小组通过调查了解到“为赢得明天”,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在课题报告中拟定了“绿色发展,中国在行动”的小标题,请你围绕该小标题完成课题报告的这一片断。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知识,联系材料加以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250字以内。
截止2016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论坛、博客表达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网络问政”渐渐成为中国民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新途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民意。
网络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网民随意暴露他人的隐私,进行人身攻击;有的网民歪曲夸大事实,言辞偏激,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网民参与“网络问政”的《政治生活》依据。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公民应怎样利用网络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伴随着人口红利逐渐丧失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机器换人”正在加速让中国工业走向标淮化。在东莞首个“无人工厂”——长盈精密有限公司的打磨车间,工业机器人代替了传统的打磨工人,原本650人的车间减少到60人。生产线数据对比显示,机器手上岗以来,产品不良率从超过25%降至不到5%,而产能从每月每人8000多件提高到2.1万件。与人工相比,机器的优点无疑是明显的,并有助于将人从简单、繁复、危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进行更有创造性的工作。但是,机器“抢饭碗”带来的就业冲击,也加剧了当前本已紧张的就业形势。
目前,“机器换人”已经是大势所趋,为了实现“机器换人”之后的产业接续和平稳过渡,我国政府部门必须因势利导,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应对。第一,提高奖补力度,推广应用安防,排爆、巡检、救援等特种机器人,加快高危关键岗位“机器换人”;第二,制定具体的职业技术培训规划,提高工人“人机结合”的职业技能素养,培养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工人;第三,鉴于当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政府还应加强相关产业政策资金引导扶持力度,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创新,培育一批自主研发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从经济角度分析“机器换人”带来的积极影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随着中国自身发展和对全球治理贡献的增多,被陆续写进联合国决议文件,成为彰显东方智慧的联合国官方词汇,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指导原则,旨在尊重个性发展,同时寻求共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在“联合国系统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议题下,第71届联大通过“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要求“各方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本着合作共赢精神,继续发挥联合国核心作用,寻求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共同之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的原因。
(2)根据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应如何发挥核心作用?
有人感叹“懂得许多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历事才能炼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人须在事上磨,主要是因为( )
A. 真理是有条件的
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 真理具有反复性
D. 追求真理永无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