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9月,G20峰会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20169月,G20峰会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9月4日晚,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在西湖唯美上演,《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是中华文化的诗意表达,意境深邃引人遐思;《天鹅湖》《月光》是中西方文明的精彩合璧,多姿多彩令人陶醉。这场借助全新全息投影技术,在《印象西湖》基础上全新打造、创意独特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形象演绎了西湖之美、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为中外嘉宾呈现了一幅流光溢彩的文化画卷,很好地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世界文明的多彩,赢得了中外嘉宾的点赞。

材料二  近年来,杭州市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发展至今,已有超过100万名城市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文明、志愿旅游、志愿关爱、志愿国际等志愿服务行动中来,G20峰会前后,在杭州的大街小巷、车站码头、交通路口、文博场馆、街道社区,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因为他们的贴心的服务,杭州城变得更有温度,让八方来客爱上杭州;因为他们真诚的微笑,杭州城变得更加美丽,让泱泱中华倍添光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最忆是杭州为何能赢得中外嘉宾的点赞。

(2)结合材料二,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说明杭州市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文化意义。

 

(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忆是杭州” 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最忆是杭州”呈现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元素,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科技是影响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忆是杭州”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形象演绎了西湖之美、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最忆是杭州”呈现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能增强国内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①积极发展志愿服务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互帮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 ③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让广大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④培育“四有”公民,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公民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每点3分) 【解析】本题以G20峰会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多样性、影响文化的因素、传统文化的特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最忆是杭州”为何能赢得中外嘉宾的点赞,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从材料中抓住以下“中华文化的诗意表达、借助全新全息投影技术、形象演绎了西湖之美、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这些关键语句,分别从传统文化的特点、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特点等角度进行说明。当然独特的中华文化能够引起世界的共鸣,本身也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知识。,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说明杭州市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文化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考生可以从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内容、主体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百姓故事大家讲”活动,通过讲故事,寓教于乐,传播社会道德正能量,改变了过去的理论说教形式,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这一文化创新活动表明(  )

①弘扬主旋律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②文化建设应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③文化建设应倡导风格和形式的多样化 

④文化建设要坚持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些网站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不时传播低俗、淫秽色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造谣传谣、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也时有出现。这要求网络媒体做到

①坚持正确导向提高网民思想道德素质 

②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商业性

③不断提供网络产品满足网民文化需求 

④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和公共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2016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强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因为

①书写人民生活的作品才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和生命力

②人民群众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能否反映人们内心的关切检验着文艺作品的含金量

④优秀文艺作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