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

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壁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2018年我国财政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对此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①全面实施营改增→企业税负减轻→扩大投资规模→刺激经济发展

②提高个税起征点→税后实际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生产扩大

③下调增值税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④降低存货款利率→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消费扩大→带动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A 【解析】全面实施营改增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进而有利于扩大企业投资规模,刺激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故①符合题意;个税起征点提高,税后收入增加,收入影响消费,故消费需求增长,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生产发展,故②符合题意;下调増值税税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但会是社会总供给变大,不是刺激总需求增长,故③错误;选项④属于货币政策,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5—2016年我国消费、投资、出口变化情况

 

实体经济,是区别于 “以钱生钱”的金融、房产投资、风投、证券、艺术品投资等虚拟经济而言的。实体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既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材料二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振兴实体经济的措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继续简政放权,把今年已确定的削减下放审批事项尽快落实到位;要推进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要激励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搭建更多开放平台,提供更优服务,助力新经济成长,壮大新动能力量;要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淘汰落后产能,消化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安排好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职工转岗和保障基本生活工作。

(1)根据材料一,分析2010年以来,我国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变化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并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实体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在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怎样作为的?

 

查看答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数据显示,公有制资产288.99万亿元,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比达55.78%。研究报告还称,非公有制经济在产出、就业、税收等领域的巨大贡献是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这表明,在我国

公有制经济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公有资产增速高于非公有资产增速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有恒产者有恒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提出,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旨在

①通过完善再分配推进产权保护

②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财产权   

③赋予不同所有制经济同等地位   

④健全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3月,国务院把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域旅游是指旅游目的地全程、全员、全方位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全域旅游能够

对旅游业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引导

方便消费者直接决定消费购买力

更新消费观念,倡导超前消费

契合当下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从扎实有效放宽行业准入、进一步扩大投融资渠道等5个方面提出了37条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此举有利于

①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作用,稳定国家金融秩序

②挖掘社会投资潜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③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推进社会公平

④缓解社会领域融资难问题,增强实体经济活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