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某企业认为,“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真正好的产品是不可能卖不出去的...

某企业认为,“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真正好的产品是不可能卖不出去的”。这一理念的合理性在于(    )

A. 价格与质量相—致的产品就是好产品

B. 疲软的产品往往是质量低劣的产品

C. 所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都是好产品

D. 真正的好产品可不受市场疲软的影响

 

D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真正好的产品是不可能卖不出去的”,这一理念的合理性在于真正的好产品可不受市场疲软的影响,D正确且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 C说法都太绝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投资并购活跃。2016年,中国企业实施对外投资并购765起,实际交易金额1353.3亿美元,遍及74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跨国并购、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    )

①独占国际市场                        ②规避关税壁垒

③优化资源配置                        ④赚取更多外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提高经济效率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永恒主题。下列改革措施能直接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是

①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②建设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

③深化价格改革,防止市场垄断        ④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2017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正确反映商品房买卖市场变动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泉,家中一切安好.勿念。这个月生活费已经邮出。细末(节约)点用,切莫贪玩”这是《见字如面》节目上嘉宾朗读的1982年湖南一个在县城读书的中学生收到的家书。

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我们需要这样的文化格调和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来提醒我们“从哪里来”,更用行动作出:“到哪里去”的回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当今时代,如何用传统的文化形式,来跨越时空的长河,即便历经岁月冲刷,却依旧能散发光泽、触动人心?

但也有学者指出,虽然观众可以通过这些节目获取到一些知识,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但看电视毕竟代替不了阅读。想要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风味,还需要观众通过阅读经典,自己去琢磨。再出色的文化类综艺,也不是拯救文化焦虑的解药。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几档文化综艺节目能“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集体回望”的认识。

(2)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该学者的观点。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重视农村的扶贫开发问题不断出台各项政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材料一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一是有效供给跟不上,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现象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导致农产品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二是绿色生产跟不上,不合理的供给结构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三是新的动能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有所减弱。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材料二 某地区精准扶贫所需财政资金相对充裕。该地区精准扶贫中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8000万,但财政实际只投入6500万;该地区农民家庭成员上学和看病等民生需要开支3000元(财政有能力给予适当补助),但农民实际只得到2500元。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上述问题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针对该地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说明财政应如何发挥作用予以解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