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以国家立法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关于国家象征和标志的重要制度。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2017年11月,中国申报并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是
A. 南京大屠杀档案 B. 甲骨文 C. 《黄帝内经》 D. 清代科举大金榜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从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 的基础上,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2020 智能化 B. 2035 信息化 C. 2020 工业化 D. 2035 现代化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蓝瘦”、“香菇”,“累觉不爱”等这样低营养、低价值的网络文化铺天盖地地席卷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促使一部分青少年盲目追求新潮文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逐渐下降。与此同时,传媒以及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因此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着很大挑战。
2017年初,一档“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一场收视狂潮。该节目用古典情怀塑造现代综艺,以创新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获得了满堂彩。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诗词热的回归反映出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渴望与需求。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挑战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播出的重要意义。
(3)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请你为中华优秀文化走进校园提出两点建议。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财产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2016年10月底,中央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行“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12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把集体的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实现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的权利,让农民共享农村改革的发展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17年12月5日,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塞罕坝林场被授予“地球卫士奖”。联合国环境署在对塞罕坝的评价中写道:“塞罕坝林场,因过度采伐,20世纪50年代土地贫瘠,使得北边沙漠的沙尘涌入北京。1962年,成百上千的务林人开始在这块土地上造林。三代务林人连续奋斗,将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使沙漠变成了绿洲 。”塞罕坝的事例说明:
①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就能战胜大自然
②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在和谐统一中共同发展
③改造自然首先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重视量变,积极实践,可以使自然造福人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