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也留下如“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数不清的描写乡村优美田园生活的浪漫诗篇。
乡村的振兴的灵魂是文化的振兴。陕西袁家村以关中传统老建筑、老作坊、老物件等文化遗产所代表的关中民俗文化为内涵,以乡村生活、农家乐、关中小吃和当地农民参与经营为特征,发展乡村旅游,留住乡愁;在此基础上以艺术长廊、书屋客栈、咖啡酒吧、创意工坊等新业态和文创青年、时尚达人参与投资经营为特征,发展创意文化、休闲度假。目前的袁家村是既有田园风光,又享时尚生活;既有现代气息,又有乡愁民俗,充分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获得“中国最美十大乡村”称号。
(1)伴随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很多地方的传统乡土文化在消散。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应如何对待传统乡土文化。
(2)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说明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
(3)为推介宜昌最美村镇,拟定两条宣传语。要求:必须含有你所要宣传村镇的名称,每条不超过16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庄严承诺。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指引下,我们党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庄严承诺正逐渐兑现。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为人民谋幸福的。
劳动创造财富,奋斗改变命运。鼓励“勤劳致富”,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奉行的价值准则,也是脱贫攻坚见实效,提高发展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遵循。只有在全社会传播勤劳致富的精神,让勤奋做事、勤劳致富蔚然成风,劳动者才会体面,社会主义强国目标才能实现。
然而,当炒房炒股比勤劳更容易致富,拼搏敌不过“拼爹”,多劳少酬与少劳多酬并存,“勤劳致富”面临质疑。要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必须进一步强化勤劳致富的核心准则,规范或打击不当获利,破除导致分配不公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鼓励勤劳致富的原因,以及如何创造条件,使勤劳能够致富?
随着中国自身发展和对全球治理贡献的增多,“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被陆续写进联合国决议文件,成为彰显东方智慧的联合国官方词汇,标志着中国对联合国作出了新的思想贡献,中国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对此现象的正确认识是
①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世界共识蕴涵着中国理念
②中国理念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了世界的趋势和潮流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中国硬实力上升必引起软实力不断增强
④利益主体的价值判断有一致性,中国理念赢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同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沿线交通设施和中心城市,把丝绸之路从传统线形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逐步建设一个连接南亚、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网络,为各国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持久动力。这表明
①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②整合各个要素的关系,有利于发挥整体的功能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
④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
①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与创新
②坚持了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把握了新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现状与规律
④表明了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是客观的、绝对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