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
A. 真理和谬误不容混淆 B. 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C. 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 D. 真理与谬误是无法分开的
为了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作出了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的部署。这说明
①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真理
②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推翻真理
④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在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预言百年之后,美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第一次成功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从而找到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引力波发现再次佐证了
①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②意识能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意识具有直接的现实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深圳市为了治堵启用了HOV车道(指专供乘载至少2人以上汽车所行驶的车道)。针对HOV车道,第一次民调显示,深圳六成人认为HOV车道合理利用了现有道路资源,提高了城市出行效率。但第二次民调时却有超六成人认为HOV车道不适合在公共交通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推行;还有人认为,推行此举,需要规范合乘、设置拼车专用道、拼车专用停车点、拼车保险等;材料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②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无法达成共识
③通过实践的效果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④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全面二孩的放开,使得人口政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我国人口状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但究竟应该怎么调整、应该在何时调整,各学界、专家给出的意见都不尽相同。这表明( )
①认识有主体差异性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所以真理因为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
③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④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关于碘盐,网络争议不止。有网友称:我国补碘这么多年,不需要再食用碘盐;沿海地区吃海鲜多,靠食物补碘即可……也有观点认为,碘缺乏后果严重,应继续补碘。关于碘盐的争议体现出 ( )
①人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具有上升性和无限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