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播前的话题讨论,到汉东国民男子天团、“达康书记”的多样表情包,PPTV 聚
力此次对《人民的名义》开展的营销手法,堪称传统正剧利用社交手段宣推的经典 案例。用最贴近群众的路子,让这部严肃的政治剧更加接地气。这表明(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③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充分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16年9月4日至5日,G20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此次会议召开期间,“中国美景”再次让各国来宾吸为观止,开幕式上带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文艺汇演更是让大家眼前一亮,此外我们还特别招待来访家属看京剧,赏国宝,听民乐,这一系列文化活动说明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衍生物,从属并服务于政治经济
②文化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一国国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确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有人说:“富”就是有钱、有物;“贵”是一种受人尊敬的状态。一个人的生命观高尚,价值观就高尚;价值观高尚,人生观就高尚;人生观高尚,肯定会赢得人们的尊重,这种人走到哪里就把生机带到哪里。从此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
④个人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深情阐释“红船精神”,强调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弘扬“红船精神”】
材料一 作为伟大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就要深入挖掘“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彰显巨大引领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必须把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必须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面光辉旗帜。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面对新时代的历史使命,面临更多的矛盾和更大的困难,更需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以更大的决心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继续改革创新。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如何弘扬“红船精神”,引领伟大征程。
【坚定理想信念】
材料二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是胜利之本,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党品质,以及广大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
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接续奋斗。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林俊德……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为了理想信念不畏牺牲、无私奉献,我们才能不断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坚守这份理想信念,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根”。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3)请你结合实际,以“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就如何对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给出两条具体建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请你以“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请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列出写作要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全球性挑战更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困扰世界的问题。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外交是历史文化的映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习近平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只有各国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相关知识,谈谈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3)学校某社团计划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览,请策划两个展览主题。(每条不超过3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