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从古至今都讲“爱国”,但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达方式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在当代中国,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祖国,是要拥护祖国统一,与分裂祖国的行径作坚决的斗争。材料说明
①爱国主义奠定了我国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②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品质
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涵是
A. 自强不息
B. 爱好和平
C. 勤劳勇敢
D. 团结统一
我国军民各具特色,黄土高原上的陕北军民、山西民居,多为窑洞;福建客家土楼呈圆形围合,土筑而成,形似堡垒;北京四合院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材料说明
①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②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③地域文化之间缺乏共性
④文化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汉字与生俱来带有历史的温度。甲骨文的发现使人们有机会认识殷商时期汉字的基本面貌,带动了对西周青铜器的研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的魏晋碑刻,为梳理汉字演变的历史轨迹提供着可靠的信息。这说明
①汉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甲骨文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甲骨文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汉字记载着中华文化发展的成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近年来,在文艺市场上,有人在创作方面搞“众包”“众筹”,将个体创作变为流水作业;有人杂取他人作品简单合成,此等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文学艺术蒙尘,也对社会精神生活造成的损害。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不断推出新的构思和手法,为文化创新提供动力
②文化创作要以人民群众作为检验标准,对作品精心打磨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讲仁爱、重民本、受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这些思想贯彻其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的首条规定,明确了整部民法典的核心和灵魂。材料表明
①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品德一脉相承又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是《民法总则》思想的源头活水
③没有文化的积累,就没有文化的传承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