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 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1)你认为,许衡心中的“主”是指什么?
(2)请分析“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给我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启示。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文化含量最重的,能完整体现华夏民族特有的“血亲团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宿愿的节日。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代都市的忙碌与浮躁中,中秋节早已经不是单纯的“品饼赏月”的节日。在商业化的社会里,一块月饼已无法单独承载现实的中秋文化,年轻一代对于中秋假期的热衷程度要远大于节日本身。传统节日成为商品的推销日,豪华礼盒过度包装奢侈浪费,节日的娱乐功能被视为唯一功能,忽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积极的道德价值。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解析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一直存在生硬呆板、曲高和寡的问题。《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最新的一档文化综艺节目。“朗读”重文,“者”重人;两者结合则是:以“慢”制人,以“情”动人。朗读者嘉宾,未必是名人,但都是真正“有故事”的人。他们分别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不同的主题,最后再进入“朗读”的环节。节目不仅展现出传统文化蕴含的魅力,更让无数观众为文化痴迷。这种返璞归真的制作方式一经亮相,便让人眼前一亮,收获好评如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影响人的知识,分析《朗读者》为什么能够大受欢迎。
(2)有人说,文艺创作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你说出两条具体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利用新技术,发展新经济,打造新动能,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要大力促进创新发展,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的依据。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文化现象能展示民族文化自信的是
①习近平主席夫妇穿中式服装出席正式外交场合
②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我国热播,受到众人追捧
③我国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④某中学生高考前下跪祭拜祈求金榜题名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日益富裕的广大农民,有了自己的文化生活。但部分地方仍存在赌博、迷信等不良思想。因此,引领农村文化建设,我们应当
①大力倡导高雅文化,坚决抵制通俗文化
②发展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牢牢把握主旋律,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
④尊重农民对各种文化的自由选择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