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必须坚持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必须坚持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材料一   为了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对此,网民小王认为,这会妨碍公民的网上言论自由权利。

材料二  歌曲《不忘初心》唱道:“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生死相依只为了那一句承诺,报答你是我唯一的倾诉。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你是大地给我万般呵护,生生不息只为了那一份托付,无惧风雨迎来新日出。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1)运用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评析网民小王的观点。

(2)运用价值观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不忘初心。

 

(1) ①公民享有言论等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可以网络上发布自己的言论。但公民也负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政治义务,不得发布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 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公民既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不能做法律禁止的事情。《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不仅不会侵害公民的隐私权和言论自由,而且有利于这些权利的实现,小王的观点只看到权利,忽略了义务,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为中国人民谋利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解析】此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施行作为背景材料,分别从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的角度考查我们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相关知识。 (1)此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此题要求运用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评析网民小王的观点,属于说明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①公民享有言论等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可以网络上发布自己的言论。但公民也负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政治义务,不得发布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公民既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不能做法律禁止的事情。《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不仅不会侵害公民的隐私权和言论自由,而且有利于这些权利的实现,小王的观点只看到权利,忽略了义务,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2)此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此题要求运用价值观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不忘初心,属于原因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为中国人民谋利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歌是宪法确立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

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多次提出关于制定国歌法的议案、建议、提案。2017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歌立法做出重要批示。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国歌法列入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着手开展调研起草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权威音乐家的意见,经反复研究、修改,最终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国歌标准曲谱的审定、发布和使用,奏唱礼仪规范以及不得奏唱、播放国歌的场合等做出规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制定实施国歌法的重要意义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立法的。

 

查看答案

20176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正式在公众面前亮相,经人大网站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91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并自2017101日起施行。《国歌法》的立法过程体现了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审议权,审议讨论相关法律,健全法制体系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最高立法权,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立法的民主性,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紧扣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分别从就业、收入、社保、住房等方面予以保障。李总理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工作重点的依据是( )

①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民生问题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只要抓好民生问题就能搞好经济建设 

④解决民生问题符合政府的宗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政府在履行

A. 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D.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查看答案

设立雄安新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契合三地民众的利益共识,作为公民也需要“不以一利之小私,损三利之大功,要大气不要小气”。这段话启示我们要坚持

A.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C.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