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消费升级成@为2017年最火热的话题。围绕这一问题,某校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

消费升级成@2017年最火热的话题。围绕这一问题,某校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消费之忧】

某班同学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2017年“双11”过后,有人守着一堆无处安放的网购商品而后悔莫及。有的人乱吃野生动物,也有的人宁肯一掷千金吃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

(1)从“金钱观和消费观”的角度,指出材料中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

 

【消费之争】

国家统计局2017年4月17日公布数据显示,消费继续扮演中国经济的“稳定器”。今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CDP)增长的贡献率达77.2%。据此有同学认为“消费就能拉动经济增长”。

(2)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此同学的观点。

 

【消费之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实现消费升级,请你为消费升级提出两条措施并指出其经济生活的依据。

措施1:

措施2:

 

(1)违背消费观@原则有:置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违背金钱观有: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能调节生产,从这一点看,该同学的观点具有合理性。但是,只有理性消费才能拉动经济增长,非理性的消费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有阻碍作用。拉动经济增长,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答题示例: 措施1:提高养老金。理由: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措施2;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产品。理由: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解析】(1)本题要求从“金钱观和消费观”的角度,指出材料中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 可找出材料中那些不和谐的“音符”,从金钱观的角度,指出正确使用金钱应该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从消费观念和消费原则角度,指出这些做法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和原则。 (2)本题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此同学的观点。 从有同学认为“消费就能拉动经济增长”的观点中,肯定此观点看出了消费的反作用,但没有分析什么样的消费才是有益的,才真正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可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从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方面,指出该观点的合理性;从只有理性消费才能拉动经济增长,非理性的消费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有阻碍作用方面,指出该观点的不合理性。最后指出拉动经济增长,还需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本题要求为解决这一矛盾,实现消费升级提出两条措施并指出其经济生活的依据。 要解决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消费升级,可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从生产方面主要是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产品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从消费方面主要是通过增加收入、完善分配、实现公平等以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2017年12月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共和党大规模减税的税改方案。这是美国31年来最大规模的税制改革,特朗普政府期望本次税改能够激活美国经济。

(1)税收减少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减税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并正确填写其传导顺序。

①居民收入水平降低

②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企业经营利润增加

④企业追加投资规模

⑤居民预期消费大增

⑥企业生产成本下降

税收减少→                                                           

材料二    根据最新的税改方案,美国的企业所得税将从35%下调至20%,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将驱使美国在海外的留存利润大规模回到国内,刺激美国企业撤离中国市场,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都会产生较大的潜在冲击。

(2)请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7年“双11”网络购物商品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报告》指出:当前虚假标价等价格欺诈的现象较为突出。但在现实中,由于交易额较小,消费者大都忍气吞声。加上其他种种因素,使得价格失信的成本较低,而利益驱动也使一些电商平台在批评声中依然我行我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主管部门规范平台及商家的价格行为。电商平台也需要履行平台义务,密切配合有关部门监督检查工作,自觉接受广大消费者的监督,特别是提高消费者投诉的权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有些电商平台在批评声中依然我行我素的可能原因。

(2)请你为解决材料中所反映问题出谋划策。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在积极健康发展。2015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69亿元,2016年达到96亿元,2017年达到136亿元,此后在技术和应用的驱动下,继续快速发展,同比增速超过40%,到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00亿元。

注: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共计2617家。美国占据1078家居首,亦即美国企业占全球总数逾40%,中国以592家企业排名第二,其后分别是英国,以色列,加拿大等国家。

(1)请结合材料一数据绘制我国人工智能市场发展趋势图,并分析我国人工智能市场发展状况。

 

材料二    某机构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了社会问卷调查(见下表)

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逐渐被智能机器所取代,面对这种现状,您持有什么样的看法?

选项

小计

比例

A.支持,是科技发展的必然

647

64.7%

B.应当限制人工智能对人类就业的竞争

136

13.6%

C.完全反对,人工智能应当只为人类服务,不应当影响人类的就业

217

21.7%

 

(2)请从调查问卷中选择你所支持的一个观点,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交易达572宗,金额977亿美元。在中国企业海外大军中,民营企业始终呈现更积极的态势,在2017年前三季度的高达359宗,接近国有企业的5倍。材料表明

①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②海外并购是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③我国巩同非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这是一种全球性的大分工格局,这是世界各国一步步走过来的,但是,特朗普主政的美国以反全球化领袖自居,但实际美国是无法以一国之力来阻止全球化进程的,这是因为

A.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的共同选择

B.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型

C.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D. 逆全球化会加剧两极分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