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苗族“采花山”等民族节庆文化,蒙古长调、侗族大歌、苗族舞蹈等民族音乐歌舞,无不流淌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涓涓细流,同时也是文化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载体。文化扶贫需要保护、利用好民族历史文化,是因为
①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民族文化决定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方向
③民族历史文化是民族地区脱贫的物质财富
④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教育部发布《关于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通知》,修订了高考各科考试大纲,其中多个考试科目将加重中华传统文化考核的比重一时成为热议,有人认为通过高考的风向标,可以倒逼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更主动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走红,这透露出一个信号:呼唤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是民之所需。《中国诗词大会》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升现代中国人生活和精神质量,跳脱出娱乐致死的窠臼,让荧屏综艺“玩”出了新内涵。这表明
①现代传媒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②挖掘传统文化的新价值能推动文化创新
③科技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国内外出版译著《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 文化之美,似无止境。中外名著互译共存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②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通,趋向一致
③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并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④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民歌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形式之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厚的历史积淀。为推动陕北民歌艺术的发展,陕西省第三届民歌大赛于2017年2月16日至9月17日举行,本次大赛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参赛者年龄、职业、唱法均无限制,同时鼓励创新、改编的歌曲参赛,分享民歌之美,感受民歌之趣,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举办民歌大赛
①能够更好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动员人民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借助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体制创新
④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