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 )
①具体科学正取代哲学发挥指导作用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②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要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这是因为( )
A.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 世界观和方法论随时可以相互转化
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 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科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该观点( )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C. 正确认识了心与理的关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 把“理”作为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因在中微子振荡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日本科学家而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被称为宇宙间的“隐身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微子都被认为不具质量。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提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这一发现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来自实践的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③认识世界取决于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
①前者正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②后者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③二者的观点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
④二者的观点在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