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李克强会见新西兰总督雷迪时强调,中新两国都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能够激发人们的智慧,联通人类的梦想,中方愿同新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密切教育、旅游、文化等领域交流,是两国合作在新形势下更上一层楼。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应完全不同
②中新文化相互借鉴而逐渐趋同
③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④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6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不断从中华民族精神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是推动中华民族崛起的强大物质基础
③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是中华民族之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月是故乡明,话是乡音亲。但在当下,特别是在城市中,方言裹着人们的乡愁渐渐走远,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对于方言文化,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方言文化是地域文化,其流失是优胜劣汰的选择
②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融合是文化发展的趋势
③方言文化不能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方言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应重视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作家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销量持续火爆,他的反腐题材小说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也带热了国内反腐小说市场。他曾深入检察机关一线体验生活,亲自到监狱、反贪局侦查指挥中心等地采访调查,获得第一手写作素材。作家周梅森的成功说明
A.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和动力
B.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C. 立足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对“包容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②在文化交流中心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消极成分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④全面接纳外国一切文化成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磨剪子喽,戗菜刀……” 这是吆喝是多少人童年的记忆。一部砂轮机、一个放满工具的竹篮、两块磨刀石、一个喇叭和一个短板凳,是这些走街串巷磨刀人的标配。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老手艺虽然渐渐消失,但是仍然被我们眷恋和守望。这体现了
①老手艺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老手艺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老手艺承载着民族情感的传承
④老手艺应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