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B.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C. 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D.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小西最近参加了被称为“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网络学习。他通过在线学堂选修了名校的三门课程,其中两门是与计算机相关的、一门是现代西方艺术。在完成在线听课、讨论互动、完成作业等环节后,通过线上考试获取了学分和相关证书。关于“互联网+教育”,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网络传媒超越时空局限,推动了文化的沟通、传递和共享
B. 反映了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C. 增加了教育供给,提高了顶尖大学的门槛
D. 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公平
龙泉青瓷,以釉色、釉面开片和造型取胜的审美追求,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毛正聪在继承青瓷传统静雅之美的基础上,偕鉴青铜器、玉器、漆器等形式,开创了器形小巧的端庄大气之风,备受市场青睐。这说明
①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②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③艺术创作应立足予满足市场需求
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作的根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者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设计团队,此前他们设计的南京青奥会会徽,也展示了中国文化。关于“衷情中国文化”,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说:“世界各国的优秀设计师都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就必须要懂本国文化,会展示自己的文化。”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文化
③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④民族文化是支撑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续明罹画烛,守岁接长筵”,记忆中的除夕夜。全家人围炉夜话:仁爱亲情,长幼有序、礼数有方。如今的春节,人们忙着在群里抢红包、在网络上看春晚、在微信圈里发祝福.人们纷纷感慨:年味淡了。人们对年味的留恋更深层次的是
A. 对数字化生活方式冲淡年味的担忧…~
B. 对春节折射的传统文化内核的留恋与珍视
C. 对传统年俗的固守与坚持
D. 对记忆中除夕夜的回忆与怀念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古城徽州改名“黄山市”近三十年,恢复原名的呼声一直不断。有人坚持“我要老地名,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也有人说“新地名也用习惯了,再改回去劳民伤财,没必要”。对这场“复名”之争的正确认识是
①考虑到时间短的地名不具有文化意义,应恢复旧名
②既要关心文化价值又要考虑经济和社会成本
③应有对历史文化地名的保护意识
④应让地名设置为经济发展让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