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变为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从网络上积极“围观”、坚定互动,到现实中参与监督、促进公开;从草根慈善、社会组织,到共享共建、志愿精神,“积极公民”的形象在10年间逐渐清晰。这体现了在我国
①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②政府与公民共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
③公民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
④公民自觉行使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权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利益的整体性实现和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是从法治高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利益。这彰显了
①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④我国人民的一切权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朝的网络空间。最近20年,高速成长的网络文学已成为当前中国文学发展格局中重要的新生力量。世界上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都能看:只要有部手机,随时随地可以看:只要花上不多的钱,任何人都可以看。
网络文学带动了一条产业链的发展,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力量,拥有庞大的市场主体和关注群体,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但当前网络文学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过度娱乐化、商业化、庸俗化等不良现象有蔓延的趋势。写作者往往过于关注点击率、阅读量,一味迎合读者口味,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不容小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把网络文学的发展放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中去考量、去审视、去定位。
(1)上述材料反映网络文学什么特点?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网络文学的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如何怎么解决上述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文化,丢掉了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部好的作品应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用跨越时空、跨越国度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成为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讲话精神”对文艺创作者的启示。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有什么样的地位?
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年,共向全国观众推出一百多位人物,弘扬他们身上的善良、仁爱、勇敢、奉献等精神,受到社会极大好评,因此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举办该活动是为了
①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传递正能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③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发展文化产业
④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