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全景报道。它透过一个个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回应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时代关切,也深刻作答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好中国道路,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 列重大课题。
材料二: 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等靠要的心态严重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扶贫先扶志”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扶贫必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要在扶德、扶智、扶志、扶能上用真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如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
(3)写出两条你所了解的国家为实现教育公平采取的举措。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曾几何时,中国运动员在国外媒体的眼中总是一种严肃死板、不苟言笑的形象,“金牌至上”也往往是外界给我们贴上的标签。令人欣喜的是,里约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用他们优异的成绩、大气的风度、真实而可爱的个性逐渐扭转了这一形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体育的变化,看到了国人体育观的变化。《人民日报》评论道,“淡定从容享受快乐体育,又何尝不是一种超越”
国人对奥运会的认识,已经从过去单纯追捧金牌数量,回归到今天的理性认识体育精神的本质。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这一认识蜕变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2014年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的方针政策是否正确,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毛泽东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这两种观点
A. 都认为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B. 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根本对立
C. 强调参加实践可以拓展书本知识
D. 都否认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流派繁多的哲学,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④意识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A. 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含在一起
B. 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粜
C. 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 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