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我国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二》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说明( ...

我国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二》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说明( )

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具有调控并保持国家正常运转的功能

一个国家的历史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国家先有历史,再有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A 【解析】试题分析:“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强调的是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故题肢①②正确。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综合国力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故排除;题肢④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体现这一特点的现象有(    )

①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为推动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越来越重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有人曾经作过这样的比喻: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要素就好像一个人,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表述正确的是(    )

A. 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经济就不会存在

B.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政治经济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C. 政治是基础,政治决定经济和文化,文化和经济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D.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查看答案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新任县委宣传部长培训班学员座谈时强调,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基于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氛围决定人的成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文”的本义是“纹理”,引申为有条理、有秩序、有美感的意义;“化”字是倒立的两个人,象征着人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由此可知,“文化”意味着(    )

A. 使宇宙因人而改变

B. 使自然的人变成社会的人

C. 改造客观世界使之变化

D. 人类改造世界活动的总和

 

查看答案

我们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价值观  ②自然科学    ③技术

④汉字    ⑤选举人大代表    ⑥企业形象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