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M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品牌引领、品质为基、创新驱动、文化为根,致力于打造全球化、高端化品牌。2017年,该啤酒品牌价值达到1297.62亿元,远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形象担当”之一。该公司的成功得益于
①发挥企业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②提供优质产品,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③制定正确经营战略,拓展国际市场
④优化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货币包括数据码和标识码,分别显示传送的内容,志明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其支付可以不经过第三方支付这个“二传手”,直接用于消费和支付,实现点对点的支付。可见,数字货币的发行
①能扩大货币职能,方便商品价值的实现
②将提升货币发展阶段,改变货币传统发行原则
③能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透明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④将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增加货币周转次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与丙是贴在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甲商品的价格(P)与供给量(Q)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丙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涨,甲商品的供给量由Q2向Q1变动
B. 甲商品的价格由P1向P2变动,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C. 甲商品的供给量由Q2向Q1变动时,乙商品的供给量会减少
D. 甲商品的价格由P2向P1变动时,丙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一大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一一红船.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也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源于历史,它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吮吸着中华文化的丰富营养而成长壮大,又跨越时空,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历久弥新、价值永恒,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到南湖瞻仰红船。90多年间,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在新时代,“红船精神”被注入新的内涵、得到新的阐释,它永远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做“红船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推动承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驶向光辉的明天。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做“红船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弘扬“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
(3)假如你所在学校要举行践行“红船精神”的主题活动,请你写出两条宣传标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过近四十年的快速增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是短板和薄弱环节,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农民驾驭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农村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个长期的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材料二:2018年2月4日,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由新华社受权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文件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作用,并就政府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具体建议。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依据。
国务院发布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主要调整了无证无照经营的查处范围,明确了部门监管职责,是转变监管理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先照后证”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创业创新。从唯物史观看,《办法》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①调整生产关系可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变化而调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