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5日在北京会见了出席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5日在北京会见了出席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的外方主要代表。习近平表示,此次会议以“重塑丝绸之路,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深入交流对话,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和区域经济合作,也有助于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沿线国家人民的伟大事业。相信这次专题会议将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谈谈亚洲各国重视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沿线各国加强交流联系,可以促进各国经济的繁荣与不同文明的借鉴,甚至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了区域经济合作,造福沿线人民。③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立足整体,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沿线各国立足整体,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的交流借鉴,不仅促进了各国的经济繁荣,更促进了本区域和世界的和平发展。 【解析】本题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亚洲各国重视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考生可从联系具有普遍性。沿线各国加强交流联系可以促进各国经济的繁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了区域经济合作;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立足整体,搞好局部。沿线各国立足整体促进了各国的经济繁荣,更促进了本区域和世界的和平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围绕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问题,展开了相当规模的讨论。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8年到14年不是改变,而是还原历史原貌。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全面真实地反映日本侵华罪行,教育部要求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我们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原因。

 

查看答案

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严重后果,最终形成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生活理念”;由于人们的努力,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特别是一些人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转变了观念,理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保护催生了绿色产业大发展;今天,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  

请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低碳生活”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随着互联网发展,信息成本降低,互联网和出租车行业的融合——网约车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2012年,中国选择网约车的人只有0.13亿,2016年,这个教字已经达到4.13亿。网约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在特定场景下叫车难的问题,甚至因为速度快、车况好、服务优而成为许多人出行首选。但是网约车也存在运营安全风险、增加城市交通拥堵、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形成不公平竞争等问題。对待网约车既不能一放了之,也不能一禁了之。一放了之,是管理不负责任的表现;一禁了之,是背离市场规律的表现。这两者皆不可取,正确之道就是“鼓励+规范”。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为政府“鼓励+规范”网约车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福建文化底蕴深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倡导全民读书对于推动书香福建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据调查数据显示,福建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阅读呈现功利化、实用化等倾向。人们注重现实利益,偏重书籍的实用性,无论是在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有关人际关系、升学升职、投资理财、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等实用类书籍往往热销,而文学、哲学、史学等滋养心灵、奠定文化基础的书籍则少有人问津。

请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评析全民阅读中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

 

查看答案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7年3月27日—4月4日云南发生7次3级以上地震,其中5级以上一次,引起了民众的恐慌。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 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科学家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