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某班同学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某班同学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为议题展开如下探究:

材料一  目前,我国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下图所示)。

(1)依据上述表格,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国家应当如何应对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材料二  在当前背景下,如何处理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  在高质量增长阶段,提高发展质量是第一位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无关紧要。

观点二  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发展质量,但并不意味着放弃对速度的追求。

(2)上述哪个观点正确?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论证你的选择。

材料三  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需要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决策体系、政绩评价和监督体系,真正回归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上来、回归到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上来。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说明政府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应担负的职责。

 

(1)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②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创造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2)观点二正确。论证: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办事情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②观点二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质量抓住了主要矛盾;同时认为不能放弃对速度的追求,也没有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3)①政府要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加强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②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决策体系和监督体系。③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推进人民福祉,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而不断努力。 【解析】本题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某班同学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为议题展开探究为背景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市场配置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依据上述表格,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国家应当如何应对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明确高速增长阶段转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调动运用市场配置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知识进行分析。 (2)上述哪个观点正确?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论证你的选择。通过分析发现,观点二正确。因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办事情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观点二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质量抓住了主要矛盾;同时认为不能放弃对速度的追求,也没有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3)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政府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应担负的职责。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主体是政府,主要包括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接受制约和监督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针对朝鲜利用弹道技术进行发射活动,朝鲜半岛局势不断呈现紧张,为了半岛安全与稳定,2017年1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的代表一致表决通过第2397号决议,决定对朝鲜实施一系列新的制裁措施,以遏制其核导开发计划,同时呼吁恢复六方会谈。

材料二  2017年中国外交足迹遍布全世界。1月,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会见联大主席和秘书长,表示中国坚定捍卫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6月,习近平赴哈萨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倡议各成员国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相约越南岘港,习近平发表《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 谋求亚太更大发展》的演讲。11月,李克强总理参加在马尼拉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首次在反腐败领域发表联合声明。

(1)结合材料一,阐述你对联合国安理会的认识。

(2)从材料二中感悟中国是如何处理与国际组织的关系的。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创意小达人小明同学根据汽车ABS系统(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的原理,开发出一套适用于自行车的ABS系统,小明计划融资把该系统转化为产品卖给共享单车企业,以提高骑行者的出行安全。小明计划效仿某些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做法,采取“众筹”模式来融资。然后通过微信平台上线自己的产品项目。大力宣传项目的商业价值,向同学、家长和广大网友抽募集项目启动所需要的第一笔资金。

材料二  在“众筹”项目启动资金的过程中,小明发现了一些问题。市场存在不少筹资者借助众筹平等合谋欺诈投资者的现象。以致正当的“众筹”项目难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有些人在众筹平台上肆意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严重的甚至导致项目失败;作为新生事物,“众筹”的发展面临诸多法律空白,以致乱象丛生,正当权益常受恶意侵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企业生产经营中传统的融资方式有哪些?并分析“众筹”的出现和发展带来的经济意义。

(2)如何解决“众筹”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查看答案

2018年开始伊始,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信·中国》节目正式开播。《信·中国》以“信”为载体,传递了“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核,集中展现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其中内容充满了“发现、感动、震撼、振奋”的力量。

例如,节目展示了黄继光的家信。节选如下:

母亲大人:

男(黄继光)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请家中母亲及哥嫂弟弟不必挂念……男决心把母亲来信实际行动来回答祖国人民对我们关怀和对家中期望……

黄继光

1952.4.29战斗中

虽然黄继光的信读起来不够顺畅,但他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不顾家”,其字里行间的情感冲突让人潸然泪下。《信·中国》节目向社会传递的正能量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1)从文化角度分析,央视的《信·中国》节目为什么能打动在场的每一个人。

(2)读完黄继光的信,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改革再度迎来重大制度创新。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这表明(  )

①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制度创新需要对已有制度的扬弃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30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表明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

D. 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