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解决经济运行面临的结构性失衡、供给结构跟不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从而导致经济循环不畅等问题,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下列有利于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的路径是( )
①鼓励创新,增强活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生产要素市场
③提高潜在增长率和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④深入研究市场变化,了解居民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A. ④→①→③→② B. ①→④→②→③ C. ④→②→①→③ D. ①→③→④→②
甲、乙、丙三种商品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当甲商品价格由PA向PB变化时,乙、丙两种商品各自出现了左图和右图所示的变化。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对下图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①甲与乙是互为替代商品,甲价格变动引起乙需求量反方向变化
②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价格变动引起乙需求量反方向变化
③甲与丙是互为替代商品,甲价格变动引起丙需求量正方向变化
④甲与丙是互补商品,甲价格变动引起丙需求量正方向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日历翻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
在“我们要赶上时代”的期许下,从设在集装箱里的指挥部发出“改革开放第一声炮响”,到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艰辛探索出“蛇口模式”,改革开放初期那段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千千万万创业者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筚路蓝缕,艰难开拓,铸就了伟大的改革精神。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法总则、租购同权、河长制、社会治理……改革是一次永不停歇的远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改革定力、历史经验、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实践方略也都进入了新境界,改革精神应继续弘扬,改革应继续远征,让群众的公平感、参与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1)联系材料一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应怎样对待改革精神。
材料二 2018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这意味着,继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后,我国的宪法将迎来又一次修改。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颁布的,在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经历了4次修订。
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会强调,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2)从材料二看,全国人大是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解读中共中央提出修宪建议这一现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深度贫困仍是当前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进行攻克。
材料一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提出促进搬迁人口脱贫的“五大路径”:一是面向市场需求,通过发展特色农林业脱贫一批;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和劳务输出工作,通过发展劳务经济脱贫一批;三是发展农副产品营销、餐饮、家政、仓储、配送等现代服务业脱贫一批;四是探索“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资产变股权、搬迁对象变股民”的方式,通过资产收益扶贫脱贫一批;五是把符合相关条件的搬迁对象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范围,通过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材料二 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促进搬迁人口脱贫的“五大路径”对贫困人口生活和收入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各项要求的依据。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目标,建立健全竞争有序、有法可依、监管有效的石油天然气体制。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
①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的具体措施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③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④根本目的是解决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这一变化凝结着中国心血和智慧。他们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情况,调整了法人分类,在“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之外专门设立“特别法人”。这一变化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有
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③上层建筑总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