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

A.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 哲学是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 【解析】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哲学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材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B适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是错误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D.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查看答案

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黄大发曾担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草王坝党支部书记,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两百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地在绝壁上挫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他心中装着人民,自力更生精神,带领群众修村路、架电线、“改天梯”、建学校,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说明黄大发的事迹对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法活化水平亟待提高。

某市针对社区治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法冶思维探索社区活理新模式;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基层法治体系;依法推进社区协同共治。经过改革,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近年来,黄山市为推进乡村振兴,始终把农村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注重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坚持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优势叠加,初步走出一条适宜山区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子。比如积极弘扬蔡文化、发展茶产业。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20亿元,带动茶农人均增收4 300多元。

作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黄山市坚持“利用是最好的传承”的理念,在持续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的同时,依托散落在广大乡村的古建筑、古民居,打造了徽州民宿、修学研学、摄影写生、古道穿越等一批具有徽州特色的新型业态;依托闲置的古祠堂、古民居,建设村史馆、乡贤馆、好人馆,引导群众致富思源、崇德向善,真正让民众成为文化遗产的主人。

黄山市依托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能工巧匠众多的优势,鼓励农民群众踊跃投身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传统工艺生产等领域,形成了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农民群众有了“双创”激情,形成了积极进取的新文化,为乡村发展汇聚了正能量。

(1)结合材料,分析黄山市乡村振兴措施是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的。

(2)在考察黄山市乡村旅游后,有学者感慨:古村落的文化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门票上。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就如何挖掘古村落的更多价值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吸收了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规则,同时作了补充、完善和发展。《民法总则》最大的突破,就是在编纂民法典的统一的思路之下,把已有的分则各个部分单行法共同适用的规则集中起来,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规定民法的基本规则。这样就能够把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各编统一协调起来,将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法典的体系。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作为《民法总则》的立法宗旨在第一条加以明确规定,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作为整体,已经全面融入《民法总则》的所有条文之中。互联网、大数据等持续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和国家,作为规范社会生活、调整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民法总则》必须回应“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新问题,回应经济在立法上的迫切需求,这将助力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交易安全、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根据材料一,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民法总则》的制定过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说明《民法总则》修改所体现的道理。

 

查看答案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是有历史成功先例的,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相继陷入滞胀,“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沼。与需求学派的凯恩斯主义相对供给经济学坚持“小政府,大市场”、自由竞争和企业家精神的理念,认为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借鉴供给经济学理论,又不能简单照搬别国的成功模式和先例。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