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2016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

材料一: 2016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努力目标是助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选择是坚持自身的和平与发展,同时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专家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正逢其时。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地球村”“休戚与共”等成为描述时代特征的高频词。面对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性、利益的共同性、挑战的共同性、治理的共同性,单一国家的命运叠加为人类的共同命运。这一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引领全球治理,体现国际责任,占领国际道义和集体行动的制高点。

材料二: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1)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时代潮流。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维护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展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中国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2)①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教学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 ②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解析】(1)本题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性。 从材料可知,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于客观存在的现实,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维护世界的繁荣与稳定。可运用唯物论知识;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展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等方面,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性。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对“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一观点进行评价并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 对观点的评价一定要坚持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从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方面说明该观点具有合理性的理由。又要看到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从而指出该观点的片面性。也可从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来说明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分析该观点的片面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A.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局部离不开整体

C. 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D.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查看答案

习近平主席指出:“亚洲各国就像一盏盏明灯,只有串联并联起来,才能让亚洲的夜空灯火辉煌。”习近平以“明灯”比喻亚洲国家,寄语各国只有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才能共同编织和平、富强、进步的亚洲梦。这表明我国

①在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 

②以美好意愿为基础建立与各国的具体联系 

③看到了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着联系 

④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实现最佳效果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地震掀起的海啸,波及环太平洋53个国家和地区。核汇漏发生后,美国西海岸的空气中检测出放射性物质,我国在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区也检测出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这说明(    )

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客观性,在联系面前我们无能为力

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趋利避害 

联系具有复杂性,我们要透过事物的内部联系去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查看答案

正在从有线到无线发展的手机充电器,即将迎来一场伟大的变革。最近美国学生卡特克研制了一种能够捕获能量波并将其转化成电流的装置,利用这种技术可以通过WiFi信号直接给手机充电。这表明

 

①科学技术可以创造新事物,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③事物的联系都是合理想象和合理推理的结果

④人类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具体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4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新区位于京津保腹地,各方优势明显,土地水利环境地质支撑条件优良,发展空间充裕,正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这表明

①任何决策都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人为事物的联系并非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