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学者粱漱溟先生说:“如果中国在不久的将来要创造一种新文化,那么这种新文化的嫩芽绝不会凭空萌生,它离不开那些虽已衰老却还蕴含生机的老根--乡村。”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乡村为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
③乡村文化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
④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春节期间,一档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广受关注。节目和诗以歌,将经典古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通过歌手的深情演绎和学者的精彩点评,人们再次领略到中华经典诗词之美及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国人的热烈追捧。该节目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①当下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层次普遍提高 ②现代传媒丰富拓展了古典诗词的内涵
③中国古典诗词深远而独特的意境之美 ④形式的创新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7年7月,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美誉的鼓浪屿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鼓浪屿异域风格的建筑遗迹体现了中国近代与世界融合的人文环境,在申遗时以“历史国际社区”申报赢得认可。这说明中华文化( )
①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源远流长,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③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发展 ④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等途径传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城市精神是驱动城市演进的灵魂。人们更青睐有独特气质、独特身份认同或独特精神的城市。曲阜的居民因保存下来的儒家文化遗产而骄傲;伦敦人以人文传统和对外开放为傲。打造城市精神需要( )
①根植历史,文化认同 ②独树一帜,突出特色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保护遗产,重在开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年9月,由中央网信办、文化部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通过互联网充分展现“非遗”之美、报道“非遗”之最,这说明了
①大众传媒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
③宣传展示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④科技为形成非遗保护的合力提供有力支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四合院作为传统建筑的代表,一般正房高于侧房,面积也比侧房大。住房的安排,一般是家长住正房,晚辈住厢房或者耳房;一家老小,从上至下,什么辈分的人住什么样的房,一切都按规矩来,四合院的房屋布局合乎中国封建社会的人伦礼节,这反映了( )
A. 传统建筑思想隐藏于社会地理环境之中 B. 传统观念助推传统建筑的发展
C. 通过传统建筑能够透视传统文化 D.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